潘珍珍
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2411
“互联网+”不仅可以调节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还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可以通过整合农业发展资源、强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做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等措施,实现农业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开放性。在互联网中各种信息内容均处于对外开放的状态,用户依靠电脑等相关硬件设备即可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分析。农户在互联网通过分析相关信息资料以明确各种产品其价格、可能出现的经济走势和发展趋势。
(2)综合性。互联网体系尤为庞大,其涉及范围极广,互联网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农业发展工作获取有效的经营运作方法以及具备较强专业性,同时还能获取最为先进的技术信息等。用户可以对互联网综合性这一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掌握其他相关产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进而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1]。
(3)创新性。通过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农户可以获取相关产业最新技术,在各种新型经济推动方式基础之上结合各种新型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农业管理者利用物联网实施监测,利用农业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农民进行精准农业管理,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互联网+农业”技术也推动了我国大型农场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的流程管理,减少了家庭小作坊式的不确定因素,提升了农业管理效率,有利于先进农业管理模式在全国的推广。“互联网+农业”还能催生一些大型的农业服务公司的兴起,他们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全面,有利于我国开阔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渠道[2]。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紧密地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模式,以大数据为中心,提高农业经济运转的效率,对于农业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的集成,将农业信息的感知、传输和运作当做一个整体模式,利用大数据将农业经济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路程向前迈进一大步,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品质化过程,利用大数据提高作物抗击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作物的销售中,可以借助电商新零售的思路,优化农作物的电子支付和物流管理方式,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构建比如传统商品的B2B、B2C 的综合平台,让农作物的运转效率显著得到提高,也降低了农作物在储存中的变质情况,完成从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的一体化过程,同时也要结合农产品的特点,在产、供、销环节制定不同的方式,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合理地对农作物进行电子商务化管理。
我国农业经济为了在以后高效发展,就需要利用“互联网+”这一个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资源做出有效规划。在进行农业发展途中,必须时刻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将此观念看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思想。经过利用互联网信息,将农业区域的各方面资源做出探究,并且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案。另外,必须应用互联网技术,保证对市场信息可以及时、高效的进行获取。及时掌握农产品的行情以及价钱并且可以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农产品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农业可以有目标的发展。多种信息的来源都是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的。经过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帮助农户快速的明确我国每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有助于农户规划出针对性的发展举措,可以和别的区域的农户进行合作,也可以让自身的农产品在别的区域进行销售,打开市场,在别的地区引进别的农产品,双方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3]。
在进行“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起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能够有效缩短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距离,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还能够全天候的进行商业运作,从而增加商业机会,减少产品库存。我国农产品的种类较为丰富,而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去库存。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因而,应当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农民具备更高的素质水平,进而将其转变为新型的职业农民。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职能,做好其主导作用的利用工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互联网+农业”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极大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中,农业管理部门要创新农业管理新模式,提高农业经济运转效率,最大化的整合农业资源,集中化利用好土地,加强农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农民及时了解农业技术和国家政策,建立多种化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加快农产品的产销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