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税收政策,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20-11-26 05:04:33尹凌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0期

尹凌

莆田市机关事务管理处 福建莆田 351100

1 当前民营经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民营企业见不到减税的效果

当前,部分民营企业见不到减税的效果,他们认为原来的营业税只有3%,而增值税税率大幅提高到11%,税负更重了。如一些建筑安装企业,营改增后,除了清包工方式,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简易办法计税依3%的征收率计税外,其余项目必须采取一般计税办法,按照11%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过去的营业税税率是3%,增值税税率定为11%后,税负比原来要高,并且税负增加的幅度比较大,比原来提高了8 个百分点。

1.2 相当多民营企业感觉税费负担还很重

现在,一方面营改增减税了,另一方面营改增减税效应被地方政府收费项目给吞噬。坊间流传的“死亡税率”,就体现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对长期重税的不满。以至于前段时间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舆论影响极大。无论是税还是费,如果让企业负担太重,减税的红利就无法充分释放。与国外的企业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很多民营企业认为税收负担仍然很重。对民营企业的收费,很多企业也认为是税,民营企业还需要缴纳教育附加、“五险一金”、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工会费等[1]。

1.3 税收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发展的力度不够

近几年,由于我国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近年来民营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意愿减退;加上很多民营企业的生产方式粗放、产品结构单一,治理结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1.4 税收政策口径不同执法不规范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努力让各种不同经济性质的纳税人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税收立法也高度集权,但一些税收政策地方口径不同,对不同性质的纳税人政策把握的度不一样,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处,不同的纳税人可能也不一定相同,税收执法不规范,无法保证不同的经济体在税收上是完全平等的,给民营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的待遇。

2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2.1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必须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政策环境。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中,也应该提供给民营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真正让所有的经济主体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政策环境中,合理进行资源配置,解决长期以来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让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活力,实现从小企业向“小巨人”企业转变。

二是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下行,民间投资不足,当务之急要让民营企业投资有回报,才能提升民营企业投资动能和投资愿望。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走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强强联合的途径做大民营经济[2]。

2.2 确保营改增减税效应,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一是要加快增值税立法进度,改变重税的政策。推进增值税立法过程中,在简并税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加大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促进民营企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确保营改增减税效应,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二是要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减税降负松绑。一方面发挥好营改增政策减税效应,切实将适合税收形式征缴的收费项目、基金项目通过立法改为税收;另一方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壮士断腕,坚决砍掉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兑现政府承诺,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给民营企业真正的松绑,减轻负担,改变民间投资不足,经济下行的局面,从而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

2.3 发挥税收引导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引导民营企业投向中长期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项目,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能满足社会急需的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的投资,适当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教育、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合理投资;极力推进民营企业加入有利于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的投资,税收优惠上,应给这些民营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

二是出台更多的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要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不足、创新氛围不浓和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在原有优惠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更加灵活的、便于操作执行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让高素质的员工参加到民营企业中去,并让民营企业留得住人才;通过对民营企业税收优惠,带动其产业的整体技术改造与创新,帮助他们从低端的加工制造领域向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尖端的领域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3]。

2.4 发挥税收优惠作用,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

国家的税收政策应为民营企业走上世界舞台,创造条件。当前应发挥税收优惠作用,鼓励民营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中,允许发达省市和地区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的基础上,试行出台地方性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对跨业整合,强强联手的民营企业,应在税收上给予特别的优惠。通过税收优惠,让有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减少资金占用,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3 结语

近几年,国家在财政税收上不断给予鼓励,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提高民营企业效率。同时,国家出台的一些投资和科研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鼓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营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也较好地推动民营经济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