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601
秸秆主要是成熟农作物茎叶和杆株的总称,农作物秸秆内蕴含了丰富的氮、磷、钾、钙等元素,是一种能够很好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针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基本上是进行焚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由于农作物秸秆数量较多,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成为了农业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平均会产生农作物秸秆逾7 亿t,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不是很强,他们的传统种植观念与过去的生活习惯让其常常会顶着“禁令”就地焚烧秸秆。与此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与规模化有待提升,秸秆还田的成本和技术要求高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秸秆焚烧现象无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拥有非常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研究空间,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其中清楚规定了农村群众焚烧秸秆的问题,必须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乡镇领导,如果发现违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必须要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焚烧秸秆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真正重视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缓解我国现阶段资源约束的困境,进一步减少由于燃烧秸秆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从这方面来看,推进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意义重大[1]。
当前,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大部分被浪费掉了。这主要是农户受传统思维影响,认为秸秆完全无用,对秸秆的处理方式大多进行就地焚烧或用作柴火,认为焚烧后有利于出苗,现在已经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对秸秆仍然没有进行综合利用,很多先进的利用方式也没有得到尝试[2]。
农民在种植业上的收益并不太多,在农作物副产品的利用上也就不太愿意投资,更何况投资收益不确定,且投入的资金数量还相对较大,如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等工程投资均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这对于农民来说,投资过于巨大,可能已经超过了农民所能够承受的范围。
秸秆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会带来显著效益,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我国对秸秆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或者是秸秆应用需要投入的资金过大,显示不出其经济效益的显著性,从而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被投资和利用。
农作物秸秆能够当作肥料施用于农田,能够有效促进农田产量的增加。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首先,利用机械设备把秸秆进行粉碎之后直接撒播在田地中;其次,可以在牲畜饲料内适当添加秸秆;再次,以牲畜粪便的形式作肥料施入土壤,不但可以促进土壤肥力提高,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牲畜的饲养成本;最后,把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按比例进行混合,一段时间后会转化为有机肥,撒播在田中也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3]。
农作物秸秆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有机物,可以将其用作食用菌的栽培材料。选择秸秆当作基料进行食用菌栽培,还可以有效解决培养基材料对食用菌生产带来的影响,有效增加食用菌生产原料来源。另外,在生产鲜菇之后剩下的蘑菇糠属于一种具有菇香味且蕴含丰富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能够将其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农作物秸秆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资源实现多级增值,还能够将剩余的大量秸秆进行科学化利用,降低秸秆焚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促进农民群众收益的提升。
农作物秸秆属于非常优质的生产基料,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秸秆还具备以下3 个方面的能源利用方式:一是使用农作物秸秆发电,农作物秸秆发电一般是从当地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手中把玉米秸秆销售给发电厂来获取经济收益;二是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农作物秸秆使用专业机械设备在缺氧环境下燃烧且出现化学反应,让秸秆内包含的有机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可燃气体,进而保证了秸秆资源的科学利用;三是秸秆固化技术,即把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后压制为块状,让其变成为可燃性颗粒状燃料,这种燃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和存储。实施固化后的农作物秸秆可用于取代传统的木材和液化气燃料,也可在采暖炉中应用[4]。
农作物秸秆自身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性且每年产量较大,能够将其当成是工业生产中的优选原料。对于国内建筑行业来说,秸秆往往会被当作是墙板制作的关键性原材料,具有非常好的耐用性,在其他制造业中也常常被当作是原料予以利用。同时,农作物秸秆也可以应用在编织业中,例如将秸秆和其他材料予以融合并加工,依靠一定的技术工艺最终制造为房屋装饰的产品,这类产品更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5]。
综上所述,现阶段,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相关技术手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如秸秆气化的焦油问题、秸秆饲料的配置等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增加投入力度,深入研究新的开发利用途径,真正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予以落实,开展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