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重预防机制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26 15:42:37苗龙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重排查隐患

苗龙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11

安吉至洞头公路永嘉巽宅至桥下段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境内,路线全长约31公里,设隧道11座,共长7772米(折算单洞长度),设桥梁33座,共长3538米,施工内容包含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安全设施等。工程施工线路长,施工内容多,穿越地形复杂均为山岭区,工点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大。本文通过运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梳理项目常见安全生产隐患,将安全隐患进行分级分类,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明确工程后续安全管控重点,提供项目安全管理思路[1]。

1 双重预防机制

1.1 双重预防机制的由来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要遏制重特大事故苗头,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1.2 双重预防机制的作用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2]。

1.3 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采取风险分级管控,有效的将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治理将发现的安全隐患,依据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进行分类分级,按照基础和现场两类进行分类处理和3+4原则(即“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和“隐患未验收不放过”、“隐患整改不及时不放过”“隐患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隐患整改资金不到位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及时落实整改,这样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双重防火墙。

2 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

2.1 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要了解风险的特性,才能进行有效、全面的辨识。项目安全风险存在潜在性、客观性、主观性和预见性。风险的潜在性使得其不易被人们发现,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客观性使其存在于项目安全管理当中且不易被消除,只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降低其发生的概率;风险主观性是对于不同施工经验的人员来说,因其观点、经验不同,同一作业风险大小也各不相同;但其作业风险都能被发现,是其预见性[3]。

风险辨识方法形式多样,施工中风险辨识常用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和LEC法,其它方法不做赘述。风险矩阵法即辨识出每个单元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的风险;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2.2 风险分级管控

辨识风险是风险管控的第一步,风险辨识出来之后更重要的是进行管控,落实各项管控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风险管控按照风险评估等级确定风险防控管理层级,风险越高风险防控管理层级越高。项目施工风险管控第一责任人为项目经理,现场主管经理为风险管控主要责任人,一线管理人员为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其中低度风险直接由一线管理人员负责,现场主管经理进行监管,中度风险由现场主管经理负责,项目经理监管,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管工程高度风险及以下风险。对于极高风险由项目经理负责上报上一级主管责任人,同时负责极高风险的监管工作。明确各层级人员管理职责,分层分级确保各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风险等级划分按照一公局集团“险长制”实施办法进行划分)

2.3 风险管控措施

结合总体风险评估报告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初步辨识项目环境风险因素、自身风险因素等进行整理,并制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计划。按计划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对风险因素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新出现的风险因素动态进行识别、评价,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项目风险管控建立风险管控的方针及目标,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同时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宣贯培训。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应包含各分部工程的安全措施,包含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 安全生产隐患的分类分级

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或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既为安全生产隐患。按照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中规定,隐患分为道路运输类、交通工程建设类、其他隐患等六类隐患。

安全生产隐患可以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基础管理主要为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现场管理为现场安全隐患,为现场设备、设施、工艺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2 安全隐患的描述

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在《安全隐患处理意见书》中做好记录,安全隐患表述不严谨,描述含糊不清。如“施工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安全防护不足”等。安全事故隐患描述的准确性影响整改想要达到的预期标准。正确的安全隐患描述方法,对于隐患整改的实施和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隐患描述方法划分为公式法和简化法两类,公式法判语表述结构=A+B+C+D(其中A表示时间,B表示场所,C表示位置,D表示状况);简化法把法律法规要求的条文,在前面加上“无”、“未”、“没有”、“缺失”,或在后面加“不足”、“不完善”等词语。如“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高空作业平台临边防护缺失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等等。

3.3 安全隐患治理

安全隐患的集中汇集点是人、设备和环境,三者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通过思维和探讨,可以改变设备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隐患治理,首先要从“思想隐患”入手,消除“思想隐患”要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安全真正扎根于心,融入于血;其次是人员操作上的“隐患”入手,一线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充分了解、掌握和熟悉操作规程,要消除这个隐患,就要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进行具体的实操培训。

最后,要保证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必须的条件之一。在施工过程存在着许多的疲劳作业,要保证人员的施工安全,首先要提高施工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程度,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防止疲劳施工和过劳施工。然后就是制定施工人员的轮班制度,保证施工人员在工作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即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安全隐患治理按照PDCA循环进行治理,以人为核心,注重安全设施的投入,形成有效的闭环。本文中对安全隐患治理提出5+4措施,五定原则和四不放过原则,其中五定原则为“定责任人”、“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定整改措施”,四不放过原则为“隐患未验收不放过”、“隐患整改不及时不放过”“隐患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隐患整改资金不到位不放过”。同时要充分认识隐患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隐患在持续不断的治理中减少。

4 结语

双重预防机制作为一个崭新的思路,是安全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本文以安吉至洞头公路永嘉巽宅至桥下段工程双重预防机制推进落实过程为依托,总结了项目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内容、过程及方法,对于项目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的推进和落实具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双重排查隐患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38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电子制作(2019年20期)2019-12-04 03:52:04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42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6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