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20-11-26 00:09:08祖拉吐尔逊
读与写 2020年22期
关键词:打字速度逆向小明

祖拉·吐尔逊

(新疆阿勒泰市阿苇滩镇寄宿制学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2)

引言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许多交叉联系,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建立发散性思维能力。应该尽可能地运用多向思维能力来表达一些数学概念或定理等。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分析,探寻到发散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能够有效的将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生活进行有机联合,在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1.注重帮助学生找到发散性思维的应用方式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初始,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例题进行教学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学习方式。为了保障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不能仅仅通过机械讲解的方式,应当注重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此外,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当充分结合班级成员的实际学习能力,确保实际教学的效率。要想在教学期间,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发散性思维的应用方式,必须注重与日常教学的结合,在日常学习中逐步渗透这种思想。例如:在计算机打字比赛中,小明打了99个字用了3分钟,小红打了147字用了7分钟,问那个同学打字速度比较快?这个题目的解答方式便可以很好的运用发散性思维,通过多角度来解答问题。

1.1 最直观想到的解题方式是求两个通过每分钟的打字字数:小明每分钟的打字字数为99÷3=33;小红每分钟的打字字数为147÷7=21。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小明的打字速度要快。

1.2 此外,也可以通过求两个同学21(3与7的最小公倍数)分钟能打多少字进行比较。小明21分钟的打字字数为(21÷3)×99=693;小红21分钟的打字字数为(21÷7)×147=441。进而可以直接看出小明的打字速度更快。

1.3 上面两个答题思路比较容易理解,应用也比较方便,符合人们的正常解题思路。此外,还可以求取两位学生打99×147个字需要多久。小明需要的时间为:(99×147÷99)×3=441;小红需要的时间为(99×147÷147)×7=693。通过所用时间的多少可以看出,小明的打字速度更快。

综上所述,虽然解题方式具有多种多样,但很多解题方式并不一定对解题的速度具有帮助。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中,应用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帮助学生习惯从多角度去看待数学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这是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也称为发散性逆向思维。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其对锻炼学生的抽闲思维能力极为重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明显,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别差,逆向思维高度依赖于抽象思维的应用,为此,需要教师把控好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逆向思维教学中需要注重应用合理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相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小数点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数点的应用进行推理。通过老师的解释,学生可以了解以下知识: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使数值扩大十倍,如果移动两位,可使数值扩大百倍,依此类推这时候,教师便可以反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会怎么样呢?让学生通过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逆向推理。学生可能很容易的回答出向左移动便是成十倍百倍的缩小。这时候,教师便可以问,个位数7的小数点该如何向左移动呢?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逆向思考。通过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可以极大地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训练他们独立思维能力的同时,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探索的奥秘和学习数学的乐趣,能够在小学阶段大幅度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小学生当前阶段的自身发展需要。

3.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够还不够完善,合理的发散思维训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的习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应用注重教学知识与发散性思维训练之间的联合,把控好其中的易难点,确保训练方式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来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新潮流,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打字速度逆向小明
逆向而行
小明照相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4
键盘汉字打字速度量化Scrath编程学习基础能力水平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逆向解答
击键如飞,让打字成为习惯
做不到
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教学心得
职业·中旬(2015年6期)2015-05-30 02:52:43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