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存萍
(甘肃省文县第四中学 甘肃 文县 746404)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被动配合者,老师务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内容,导致师生间缺乏互动的空间和时间。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热闹,但是却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常常对知识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依然,导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质量差,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所谓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与“学”进行翻转,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内容先行理解并掌握,对于未能理解的重难点内容反馈给老师后,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展开深层次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场所,由学生的“学”来决定老师课堂上“教”的内容,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将课堂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并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学生高效的完成了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1 利用微课开展课堂自主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课前开展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对新知识内容在课前先进行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在课堂上牢牢抓住未理解的难点进行重点学习,使课堂学习更加轻松高效。为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提前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课,利用微课生动、立体、直观的教学优势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是视听体验,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参与到课前预习活动中,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老师也可以利用为微课为学生制定导学案,引导学会在自主学习中明确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要点,使学生能够毫无遗漏的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课为例,老师为学生制作了关于太阳运动给地球带来的各种地理图像,引导学生结合微课通过比较、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辩证的看待宇宙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带来的地球现象,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微课辅助下轻松的完成了自主学习。
2.2 课中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在翻转课堂中课堂教学环节是尤为重要的,不论是重难点的突破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老师科学的指导和讲解,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老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制作个性化微课视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积极主动的跟随老师的引导发散思维、互动交流,在思维碰撞中突破思维壁垒,从而顺利完成重难点的理解和吸收,既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构建起高效的翻转课堂。比如“荒漠化的防治”这课,老师为学生播放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进程,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索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理办法,有效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2.3 课后借助微课开展巩固复习。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后巩固复习环节同等重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老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复习微课,引导学生借助微课来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梳理,既能够帮助学生清晰的发现自己未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结合微课来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对于没能听懂的知识内容反复观看和学习。比如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课后,老师为学生只做了复习微课,引导学生结合微课来绘制思维导图,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梳理,使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高效的完成了知识巩固和查漏补缺,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起高效的地理课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微课的辅助下积极有效的完成了知识积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