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 天津 300384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具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进行发展的时候,安全是当前比较严峻的问题之一,和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比较可知,建筑行业存在着相对来说比较多的伤亡事故,当前由于建筑工程不仅在数量上加大,同时企业规模也在逐渐加大,所以就会出现工程量大,并且规模及其复杂等现象,另外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相关的管理层应该对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市场机制、诚信体系之间存在矛盾。社会市场经济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确保良性竞争的生存范围和达成共识下的诚信体系,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建筑市场的相关机制还不健全,诚信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都将导致监管工作滞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很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情况在市场上依旧常见,且占据较大份额,而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无法真正促成诚信及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这样的强弱势错位的情况会进一步引发建筑市场不规范发展,还会导致建筑材料质量低、造价低、掺假多、行为乱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对建筑行业监管不力的现实。其次是建筑企业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安全基础不牢固,安全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个别企业、项目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未落实到位,管理班子人员到岗履职较差,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问题。隐患排查不全面,不彻底。一些企业安全隐患排查重形式轻内容,检查不深入,发现问题不准确,流于形式,没有举一反三,问题和隐患依然得不到消除。目前,我国的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越发密集,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年轻的人员对建筑方面工作不喜欢,枯燥无味,一线工作辛苦污糟,以至于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经常出现人员不够的情况,而这便导致建筑企业经常聘用非专业人士,建筑企业内的员工普遍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资质参差不齐且缺少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而建筑人员在建筑工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极其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尤其是不注重缺乏专业性的临时工、农民工等参与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还有的单位本身缺乏应有安全认证,在从事建筑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形式化严重,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对安全制度的认知也不够清楚,安全问题的责任划分不清晰,以至于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难以及时处理和控制。
建筑工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之一是体系构建。建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不仅要科学应用技术,还应保证管理程序和方式的高度匹配。基于一个体系,综合监督的思想,为工程指挥部提供服务,符合向指挥部汇报、监控、交流的要求。整体框架,结合不同用户划分为三层。①应用层。应用层包含工程现场的应用系统,通过RFID、电子标签、测量器、传感器、摄像头等动态监督、数据收集、智能体验,提升项目部的工作水平。②管控层。管控层属核心部分,综合监督指挥部,一方面利用数据标准集成处理不同的业务数据,达到业务系统集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围绕进度、劳务、质量等建立模块,并进行动态监督。③展示层。其主要功能是对上汇报,在相同的页面,集成展示模型、业务数据等,凭借各种统计模型再现施工的状况。
建筑工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之二是建筑结构监督。将电子回弹仪应用在现场移动检测体系,紧密结合蓝牙技术,将无线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突出现场检测的便利性,从而实现质量监督。具体分辨现场检测质量的真伪,工程参建及有关各方共享信息,实时监督现场检测结果,预警异常的质量和行为,闭环控制工程质量。当前现场移动检测系统包括混凝土回弹检测,陆续记录其他现场检测,如砂浆回弹,钢筋保护层等[2]。
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是非常核心的管理内容。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成效,应构建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一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努力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制定全面化、差异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等。只有依托于全方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真正收到成效。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科学配置安全管理人员,引导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开展管理作业。建筑施工是系统复杂的,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引导他们明确具体的安全管理任务以及职责分工。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构建动态化、全面化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3]。
总之,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建筑行业在改革发展中积极创新,但没有改变核心业务,即工程项目。综合工程项目实行生产经营、科技研发与管理,是建筑行业的主要特性,工程现场安全是其顺利竣工的核心要素,也是建筑行业贯彻落实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生产要素表现出渗透性,要高度融合生产固化要素、现场管理程序、信息传输和存储,进而彰显最大的作用。只有共同进步和创新,建立工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才能升级技术、改变生产方式,为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