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广东白云清洁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10)
非财务信息弥补了财务信息的局限性、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对识别企业舞弊风险、促进企业均衡发展、保护各方权益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实中可以利用非财务信息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环境方面识别与防范财务舞弊风险。
非财务信息是指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能够为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提供相关的各种资料。所以非财务信息的呈现方式一般是以定性而不是量化的形式。非财务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传递和衍生,包括财务报表之外的信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甚至是来自于行业或政府的相关信息。比如行业分析资料,政府发布的管理文件,或者是在企业加工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的调查数据等等。由于非财务信息有了从第三方视角来源的数据,对其进行粉饰的动机、压力或是机会都较小,具有相对较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过去财务信息报表的披露是反映过去一年内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而非财务信息的存在于过去、现在甚至是反映未来情况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较强的延续性。
非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或方式较多,一般分为直接了解和间接了解。对于普通的股民来说,间接了解的方式较多,比如从行业报告、证券市场报告、企业的研报、政府机关的管理文件等等获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公开性的数据可以轻松地获取。对于审计人员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民间机构如浑水都是使用直接方法去进行获取的,比如深入被调研单位的经营生产现场,实地盘点库存,与内部员工进行交谈等等,实地考察、走访并调研第一手资料,更真实的获取资料。但是直接获取非财务信息的方式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比如浑水机构在调查瑞幸咖啡时雇用了92名全职调研员和1418名兼职调查员去现场实地获取相关资料,[1]深入被调研企业的生产线与工作流程,花费大量精力佐证最后排查出瑞幸财务报表舞弊的证据。
1.弥补财务信息的局限性
非财务信息是财务报表或财务信息的一种补充和佐证方式,非财务信息可以直接关联到企业的生产、库存、运作甚至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状态,将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结合起来更容易识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或者是公众来说,非财务风险让其获得更多关于企业的发展背景和前景,比如说企业之间控股或合作关系、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重大突发情况、股票回购情况等,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减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性,进一步增强投资或决策的意愿。
2.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通常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分离的,股东聘请职业经理人代管理公司,其两者的利益会存在不平衡或冲突的关系,这也就是股东需要激励、监控职业经理人的原因之一,在日常不参与企业经营却又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运作情况更加了解,保持高效的盈利能力,就要从财务报表之外的非财务信息中去了解。财务报表可能是经营者精心粉饰过的,所以财务信息不能被当作唯一证明企业运作效果良好的证据,非财务信息的利用使得股东可以快速且准确的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现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业绩和成果,对其绩效进行多角度的考评和检验,减少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和投机风险。
3.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企业的资源信息如果单单只包含财务类信息,那么反映出来的内容是片面的,不能全方位的涵盖现有的企业运行模式、运行情况等现实情况。非财务信息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弥补了财务信息的单一性,对有限的资源信息提高利用率,从而改善产品的投入产出比、销售利润率和售后满意程度等,在企业目前面临的市场中识别来自同行业、潜在竞争者的挑战和困难,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弥补,不断提升经营水平。
瑞幸咖啡使用“协议控制”的结构在境外上市,即境外上市的实体与境内运营的实体相分离,在境外上市的实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的实体,并将境内实体获取的利益转移到境外上市实体,使得境外股东可以享有境内运营实体所产生的利益。瑞幸咖啡为了顺利的上市,在开曼设立了瑞幸咖啡有限公司,再全资设立了BVI控股公司,由BVI控股公司全资设立瑞幸咖啡香港有限公司,再由香港公司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协议的方式将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与外商投资企业联系起来,即使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也可以把境内运营产生的利润转移到境外。[2]
按照招股说明文件中显示,瑞幸咖啡的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是最大的股东,创始人钱治亚占股19.68%,这两者加起来股权就超过了59%,当企业中的股权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那么内部的监控力度会削减很多,舞弊风险势必会增加。第三大股东为Mayer…Investment…Fund,实际被陆正耀的姐姐所控制,占股12.4%,可以说占据或把持了整个股东会,那么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也会失效,可以说瑞幸咖啡的内部控制是完全失控的,加上前三大股东原本就是神州租车的团队成员,实际上瑞幸咖啡是神州租车的家族企业。
瑞幸咖啡的治理结构是由神州专车团队组成,即使股东会中有对应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存在,但迫于第一第二大股东的股权占比,第三股东的关联方关系,高层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显得苍白无力,因为高层管理者只要在股价较高时进行抛售,那么获取的利益远大于激励手段或分红,使得投资人、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原因在于瑞幸咖啡管理层中没有形成与其能够抗衡和制衡的力量,股东大会所做的决策都属于一家之言,有反对意见的声音也会因股权占比太小而被埋没,所以瑞幸咖啡整个内部治理是属于偏离控制和无效的,所有的对外展示的内部控制、控股模式都是形同虚设。
瑞幸咖啡之所以在前期能够吸引客户消费是因为大量的价格补贴和优惠券,貌似想采取渗透型方式来吸引客户,当达到一定的客户量或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时再提升价格。而这些客户属于价格敏感型客户,一旦无法提供优惠策略时就会产生客户流失,转而投向其他可代替品牌或饮品。当瑞幸咖啡将咖啡定义为低廉的价格缺又想维持较高的品质时,必须从成本上寻找压缩手段,比如门店的装修、人工费用的减少,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压缩门店的开支,但事实情况是一直在开连锁店和扩张,这就和战略目标相违背,没有持续的资金来源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反而会吸引更多潜在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其次,瑞幸咖啡的核心竞争力不清晰,将咖啡的定义为功能性需求,忽略了传统文化这一因素。咖啡在国内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通过同行业的辛巴克或者COSTA就可以看出,连锁咖啡成功的社交因素大于功能性因素,如果瑞幸将咖啡设定于“核心功能性”需求,[3]很难获得成功,因为传统的国人更倾向于茶饮。
在对企业信息收集时,来源不止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数据,而更加注意外部信息的利用,比如证监会的调查,民间机构的报告显示的内容都是一种信号。在瑞幸咖啡造假被爆出前,就是浑水机构聘请了大量的兼职员和调查员得出瑞幸存在造假的迹象,即使普通的股民、专业的审计机构由于成本限制等原因不能做到像专业监管机构一样有能力去发掘这些风险点,但也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市场环境、同行业数据之间的情况,与目标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有能力去维持高周转率和利润率,逻辑上是否存在合理性,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蒙蔽的可能性。
在对目标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非财务信息会佐证这些财务数据的内容。比如说对于较为关注成本的企业,要注意该企业为降低成本做了哪些努力,瑞幸咖啡虽然在商业模式上做了快取店和外卖厨房店,减少了以往在咖啡厅长时间消费的状态,将客户端、门店端和供应端三者之间的联系打通,提高了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成本上出现了质的飞越,但是长期的折扣券、低复购率的客户、不断扩展的门店似乎与理想的成本规模效益形成了悖论,没有优惠券就没有客户,高营业收入被高折扣所取代,如果没有新一轮的资金支撑,一个咖啡店都难以为继更不用说持续扩张的门店数量和品类。其次,高持续的扩张速度对人员招聘数量、前端销售和后端服务对接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高周转那么也无法令人信服。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方面的数据、盈利情况和审计质量与效率的保证极大的提升,帮助审计师、股民、外部监管机构更好的识别舞弊风险[4]。
对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股东占股比例,是否一股独大,实际控制人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决策有效性,股权集中、没有力量相互抗衡、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时,整个企业的运作就难以保持有效,当有制衡因素、股权分配合理时,企业的舞弊环境和动机相对降低。瑞幸咖啡就是属于股权过于集中,实际控制人为一个团队,制造了一起从上至下有组织有目的的造假行为,从而达到虚增收入,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所以当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时,投资人、审计人、普通群众都要引起重视和警惕,运用非财务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是否存在故意套取利润的行为。
非财务信息在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日常无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不能掌握企业财务报表意外信息的审计人员、投资者、外部监管机构等展示了除财务数据以外的信息,更加全面的了解上市公司的整体状况,及早地识别和防范舞弊风险,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和信息利用的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