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

2020-11-26 13:23:41张云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

张云

(湖口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西 九江 332500)

预算绩效主要是将预算资金可以达到的效果进行展示,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预算资金的支出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并且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推动其内部形成现代化的公共财产体系,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从而增加其内部组织运行的有序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财政资金的透明性,对其单位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从单位体制上入手,将其融入预算的各个环节,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科学性

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其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并及时解决管理中的相应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增加其行政资源的使用水平,也是其开展公共服务的基础。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较差,造成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对其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展,使其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效率,提高其预算的科学性,促进预算活动的进行。

(二)增加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预算执行力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预算管理效率和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在执行中存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脱离的情况,容易出现单位资金挪用的现象,行政资源的利用效率差[1],为其各项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采取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弥补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保证其执行效率,减少资金挪用情况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另外还可以优化其预算体系,将预算资金进行有序地拨调,保证预算资金和行政活动的有序结合,提高其行政效率。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拨款的数额主要以各单位的预算资金为主。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拨款金额使用不良的现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要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确保财政拨款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减少无效的预算资金需求,剔除使用效率低的预算资金,保证预算资金可以准确地使用在必要的活动事项中。这样可以促进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改善,使得相关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地保障,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和管理目标,才能使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但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发现绩效管理标准制定欠缺,需要全面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管理标准设置的基本要求。一般绩效管理标准主要是根据绩效报告制定的,报告中考核数据的准确性无法确定,这就使得其制定的标准不合理。因此要加强各绩效考核之间的关联性,做好数据信息分析,综合看待指标对其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使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覆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活动的各个方面,增加其管理的科学性[2]。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在进行预算绩效考核时让第三方参与进来,让外部的会计事务机构根据单位的执行情况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标准,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客观性。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其中有部分单位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密切程度不够,再加上确定统一的预算指标,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提高预算工作的实施效果。制定全面的工作机制,积极执行监督管理体系,树立正确的预算观念,并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保证其能及时地进行沟通,提高其配合程度,并制定责任到人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需要单位全体员工的参与,保证绩效执行的力度[3],同时做好监督和评价工作,根据其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达到加强单位绩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例如,某县的房地产管理局,加强了对其单位的预算绩效的管理工作,建立了预算管理部门,减少其单位中公务接待的预算费用,消除了项目支出费用,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效率。

(三)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容易忽视后期的绩效考评工作,主要是由于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认识不全面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还要加强对其考评机制的重视程度,同时掌握考评机制的相关内容,制定合适的预算绩效管理规划,为预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也要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机制,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操作流程,将资金使用情况与管理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减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促进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做好人员管理工作,使人员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建立相关的管理队伍,通过定期的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建立多层次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加其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绩效目标。

(四)建立多样化的绩效管理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的运行方法和职责各不相同,所以预算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单位中的不同情况灵活的采取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对于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可以相应的削减一些环节,节约工作时间,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4];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可以参考绩效管理较好的企业,将其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单位发展的绩效管理方法,把单位的战略目标与评价结果相结合,掌握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进行评价,保证可以客观评价绩效管理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在内部建立平衡积分卡模式,增加绩效评价的全面性。

(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努力,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决定了其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加深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增加其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重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预算绩效工作管理的效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可以和各单位的交流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其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标准,健全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并重视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其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