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20-11-26 13:23:41葛炯钕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相关者财务

葛炯钕

(宁波银行绍兴分行,浙江 绍兴 312000)

信息作为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情况下,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非财务信息逐步走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野,它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重要性逐渐凸显。同时,投资者与企业管理人也将目光聚焦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等与未来风险及长期发展相关的前瞻性信息。为充分提供对决策有益的信息、披露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状况、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及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视非财务信息,增加其披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这一发展变化既对传统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信息起到了补充的作用,又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决策相关性和质量,是对当前财务报告披露体系的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除此之外,企业披露高质量的非财务信息还有助于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资本市场正常高效运转、有序稳定发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保障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开放的前提下,企业越主动、全面、客观地披露非财务信息,就越能减少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减少内部交易者对信息的操控机会。许多企业都规范自身的披露行为,就能对更加公开透明的竞争市场的形成及信用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通过对非财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有极大意义。

一、本文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析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论之一。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资本市场中,是制约经济运行方式及其效率的基本问题,会导致资本市场无法正常筹集资金、无法合理配置资源,也会造成降低投资者投资决策效率的后果。虽然信息不对称现象不能得到彻底消除,但能够通过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要强制性要求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并颁布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和方法。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非财务信息披露提供了内在基础,也为构建非财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或投入,为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应地,企业在做出经营决策时就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同时,各利益相关者也更加关注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而非仅仅局限于企业效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扮演社会角色时有其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群体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大,他们对企业财务报告所含信息数量及质量的需求随之提高,但是传统的财务报告已难以满足各方的需求,因此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信息的占比、提高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总体而言,企业披露的非财务信息越全面,能满足的利益相关者就越多。

(三)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指的是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报告必须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为前提。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传统的财务数据仅仅是对企业历史信息过去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企业要做出全面正确的决策,还需要大量反映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风险及报酬收益的非财务信息来对财务信息进行补充。

二、理论分析

(一)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概念分析

关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未达成完全统一明确的认识。美国有关单位曾经明确指出:必须是能够被定义、计算的,具有关联性同时真实无虚假的信息才可以借助财务报告实施反应,不符合财务报表确认要求的不可以进入财务报告,但其中和企业生产运营有关联的信息会被当作非财务信息。澳大利亚有关单位则表示,宏观上的非财务信息表示除掉财务报表和有关注释以外的全部数据,包括叙述性信息和量化的信息。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非财务信息表示财务信息之外的全部跟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

会计系统能够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但只能提供企业特定的信息,并不包含所有的信息。非财务信息面向未来,能对预测企业未来的成长发挥引导效果。耿黎表示非财务信息的含义、范围及细节很重要,但不认可通过“货币计量”来进行判断。由财务报表传递的财务信息的核心部分是通过确认、计量和记录的表内信息,非财务信息是需要的,但应当另行报告,防止信息过量及主次颠倒。

(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作用分析

美国注册师协会(AICPA)成立的专门进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学术研究委员会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非财务绩效指标对于预测未来财务业绩及企业权益方面都有重要价值。2019年有专家研究认为,非财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可持续价值创造和价值驱动都有战略意义,其有效披露能够展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体现企业优势,反映企业价值、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非财务信息披露是公司地位、企业声誉、投资情况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从国际、国家、社会、个人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具体阐述。2009年有专家在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财务信息的披露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前者更能反映公司的非货币性信息、未来信息及经营风险。但是2015年有专家认为,非财务信息隐含财务信息,有助于判断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衡量企业经营风险,促进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非财务信息多数是用来辅助财务信息的,二者综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利益相关者。

三、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中存在主要问题

从多家企业的年报中可以看到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在近几年来相对稳定,多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非财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基本信息、业务概要、经营情况、重要事项、股东情况、职工信息、公司治理、审计报告、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经营风险、关联交易、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等等。

(一)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方式较为单一

1.披露路径单一

非财务信息可以通过许多路径来进行披露,但企业的路径选择局限于年度报告。部分企业能有效利用的非财务信息有限,没有充分利用好的路径对非财务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披露。此外,部分公司没有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也叫作可持续发展报告,就是企业把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关的想法、方案、步骤,以及运营工作对经济、社会等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获得的成果及缺陷等数据、情况开展综合性、完整的整理和总结的手段。这是21世纪的绿色经济所衍生出的模式。目前,国内还是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模式,上交所“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和深交所“深证100指数”公司是强制披露,而其他公司是鼓励自愿披露。虽然有些企业属于自愿披露行列,但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是部分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承担社会责任、追求长远利益的表现,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的信息。

2.表达方式单一

披露非财务信息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图表、数据等。而在多家企业年度报告中,表现形式都为文字描述和简单表格,并未结合语言、图表和数据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分析

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信息完整性、披露及时性等指标来进行衡量。公司披露的非财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年报中存在信息冗杂、重复披露的问题,比如,对于公司所处行业的信息在年报中多个部分都有所披露,内容存在一定重复性,违反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简洁性要求,也大大增加了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辨别时间和使用成本。同时,另一部分非财务信息过于简洁,没有进行完整的披露,仅仅做出一个大致的解释。有些企业在官网所披露的信息简单,各模块之间存在交叉,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在“信息披露”板块未直接披露所需要的信息,而是显示没有权限。“公司信息”板块信息数量少,间隔时间久,更新缓慢,严重影响其及时性。

从披露的时间上看,在定期披露部分,多家公司的年报及第一季度报告披露时间为4月中下旬,半年报披露时间为8月下旬,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时间为10月25日后。年报披露时间为4月下旬,半年报披露时间为8月下旬,季度报告披露时间均为25日之后。虽然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披露,但时间总体而言较迟。多家企业未就公司上半年因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而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评。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在我国研究学者对非财务信息及其披露进行研究后,我国的非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在其发展历程中已有了较大的进步,对于一些基础的概念及理论逐渐清晰,同时,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也在不断进步。从多家公司的信息披露上来看,部分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更加具体,也未存在虚假报告而受到监管单位的批评或谴责的情况。如在因未及时报告、公告受到批评处罚后,会在年报中对实施暂时性停产及阶段性停产进行披露。为符合可比性要求,董事会也会在关于报告期会计政策变更中做出说明,同时也在财务报告章节对重要会计政策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原因进行了披露。

(二)建议

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愿披露动机。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取向,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为信息披露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要关注董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的履职情况、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及内部监督的有效性。通过细化董事会职能、明确监事会职责、加强权力制衡制约、推行内部监督机制等措施,开展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自我评估,及时反馈、改正问题、完善空缺,以提高公司的披露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相关者财务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今日财富(2022年15期)2022-05-24 23:35:01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24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绩效评价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交通财会(2018年4期)2018-04-14 22:15:57
水利财务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