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玲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目前国外先进的库存管理方式在我国制造业中已流行了好长时间,但在建筑业中还没有普遍采用,现代库存管理模式过于落后,只会导致建筑材料的隐形成本日增。所以为了解决我国建筑物资库存管理中存在的瓶颈,我们完全可以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借鉴制造业在供应链中的管理理念,来优化自己的库存管理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
工程所需物资到达工地之前一般要经过好几家企业,这些企业通常会独立管理自己的材料库存。如果企业决策时只考虑相邻企业的需求信息时,整个供应链上将会出现各节点企业因短缺博弈使物资需求信息产生逐级放大现象,最终导致最上游生产厂家的库存严重过剩。为了避免出现“牛鞭效应”现象,建筑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可以运用制造业中的管理思想来优化自己的库存模式,以便尽快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在制造业中普遍采用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供需双方通过建立风险共担的互惠关系,利用先进技术来统一管理供销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在提高业主满意度的同时实现建筑供应链总成本最低化[1]。
平衡各参与方物资库存利润与成本间的关系是采用JMI模式的主要原因,所以利用JMI模式优化建筑物资库存管理的前提条件是:
施工现场物资库存过多不仅减缓了企业资金的流动,也对上游企业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各参与方除了考虑自身成本外,要有大局意识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优化库存,建立风险共担的互惠伙伴关系,通过双方认可的利润分配及激励政策,尽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不仅能提升企业效益,还有利于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更能促进我国的建筑企业打开海外市场[2]。
加强沟通与协调不仅是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企业深化合作的主要途径,还是不断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一般积极的激励政策能帮助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这既能提高企业间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也能确保各参与企业的自身利益。
信息共享网络管理平台即可以帮助企业之间确定合理的物资供需计划,也能提高信息传递的可靠性,通常物资管理人员能随时查询需求信息是否变化,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行。并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也能利用管理平台将剩余物资直接调配到其它项目上,能有效节约企业的隐形费用[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行联合库存管理时,企业不能照搬制造业的库存管理模式,要根据各种物资的采购特点选择相应的管理策略,当然也可以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管理。但是不论选择哪种库存管理策略,都要在企业共担风险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供应方管理库存模式是指施工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提前支付一部分费用给供应商后,供应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质量合格的建筑物资送达至工地。如果交货时间在合同中没有规定,则这部分物资就放置在供应商那里,并由供应商负责对其进行保管。一般双方签订合同后,因施工企业变更需求计划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由供应商对它负责[4]。其实这种库存管理方式是下游企业将库存保管任务转移给了上游企业,这无疑增加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工作量。不过采用集成化管理能够有效抑制多级分销产生的“牛鞭效应”,通常订购商品混凝土时采用这种管理方式时效果比较好。我国现在已经认可了这种模式,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负责。一般在这种模式下即能提高上游企业的供货能力,同时也能确保货物的质量,所以当施工现场必须不间断的补给物资时,应优先选择这种模式对其进行管理。
需求方管理方式要求合同双方根据约定,将物资放置在施工企业的仓库中,而物资的日常保管工作由施工方或合同双方一起负责。在框架协议里面一般约定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需求来补给物资,并根据约定的时间对物资进行结算。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由供应商负责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货物的费用支出由施工企业负责。而物资在保管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抗风险应由合同双方一起分担,但人为损失应由责任方赔偿。通常运用这种模式即简化了供货程序,还能防止施工过程中物资短缺或积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企业的库存,但是却能保证施工进度,而且需求方还能得到货期合理、物美价廉的物资,对砂浆、水泥等物资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是由合同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企业来负责调配物资,其实这属于一种外包形式。在建筑玻璃幕墙、防水、外墙保温等工程施工时就能采用这种形式。
总之,建筑企业要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当采购建筑物资时应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在保持最佳库存量的同时开创各参与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