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星阳 朱宇彤,辽宁何氏医学院
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发展,多年来,一直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关乎每所大学的声誉,还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格局下,受外部环境、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仍面临着就业难、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浅谈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作用,并积极寻找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每个大学生,到了临近毕业之际,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大部分的学校,只过于注重学生的毕业证,能否顺利拿到。在就业指导的工作方面,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加以重视。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责任,常常推给了辅导员,毕业之际,辅导员宏观地对学生们做一番就业动员,就算是变相的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无论从指导专业性,还是从有效性来看,对毕业生的就业,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更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海投简历,碰运气的就业心态严重。有的学生为了就业而就业,进入了自己根本不喜欢,或者根本不擅长的工作领域,对今后的工作发展,正常生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高校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过程脱轨严重。这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
大部分的毕业生,就算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单位,也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社会环境,学习社会知识。毕业生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技能、适应社会环境,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不良的成本消耗,影响企业发展速度。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从道德品质、人文历史、到文化修养、意识形态等领域,全方位地帮助大学生健全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能够学会认清自我,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提升自己的能力,对正确就业,具有很大的帮助。
艺术教育,丰富了大学生们的视野,陶冶了大学生们的情操,更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鉴赏美术作品,欣赏舞台表演,分析建筑设计理念等,本身就是思维磨炼的过程。创新思维能力的锻造,为大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提供了更活跃、更开阔的工作思路。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开展艺术教育,注重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观察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很多机会。
高校要组织相关就业指导部门,积极开展就业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在毕业生们的教室、宿舍楼道、校园宣传墙等位置,张贴就业标语,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营造良好的就业文化气氛。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联合社会相关企业、团体走进校园,为大学毕业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新形势下,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单单只是辅导员的工作责任,高校要举全校之力量,对该问题加以重视,并且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重点日常工作来抓。
临近毕业的前半年时间内,学校就要为毕业生们,定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可以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专家、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或者邀请成功就业的校友们走进校园,为学生做就业方面的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以及就业经验传授等。
新的教育形势,督促高校教育不断进行着革新。高校只重视理论知识,轻视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所以,高校亟待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重要的革新。高校要加强社会实践、实习内容,在日常教育系统中的渗透。对临近毕业的学生,学校要大力调动一切资源和积极力量,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实践、实习机会。
对于从农村到城市里来读书,或者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需要学校重点关注和鼓励,为其多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
综上所述,要扭转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需要依靠高校、社会、家庭共同付出努力实现。大学开展艺术教育,不能仅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校的学生,尤其是加强对临近毕业的学生。艺术教育,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艺术情操的陶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健全人生价值观,为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希望广大高校能清晰地看到,艺术教育的魅力所在,灵活运用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