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精品
——评《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逐梦》

2020-11-26 21:27
人口与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圆梦流动人口梦想

王 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健康司, 北京 100044)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6,中国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一个流动人口大国。由此也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有关流动人口的文章、专著,不仅数量众多,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2018年秋,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学术著作《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逐梦》(以下简称《逐梦》)问世。这部《逐梦》由中国人民大学杨菊华教授领衔的团队撰写,其聚焦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人口现象——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回顾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筑梦、逐梦历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梦想成真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制度障碍,为流动人口圆梦呼吁、建言。《逐梦》是近年来分析流动人口的众多学术专著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一、围绕“梦”构建的研究框架

在中国,近年来,“梦”这个字出现的频率即使不是最高,也一定是名列前茅。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强盛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广大的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之梦、实现自我发展之梦。一个“梦”字贯穿《逐梦》全书。本书的第一篇描绘“梦想之路”:由于城乡发展的鸿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处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离开家乡,开始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寻找幸福和财富。作者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动趋势和各地区人均年收入变动趋势,梳理了不同地区持续扩大的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并利用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对这种差距做了归类,从宏观驱动和微观决策两个视角阐释人口流动的推动力量,由此聚焦“逐梦之人”——流动人口。作者利用纵向数据,勾勒几十年来流动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和不同流向的人口流量变化轨迹,利用断面数据分析当前流动人口的各种人口学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口流动的动态图。

“逐梦之人”是研究对象,而他们的梦想和如何实现梦想是研究内容。在本书的第二篇,研究团队通过对100多位逐梦之人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梳理出流动人口的五大梦想:致富梦、安居梦、子女求学梦、保障梦和融入梦。在第三篇,作者用五章的篇幅,分别针对每一个梦想,使用抽样调查数据,从宏观和普遍意义上分析梦想实现的困境和挫折。最后在本书的第四篇,作者为流动人口圆梦而呼吁,强调要破解制度困境,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流动人口圆梦的积极措施和有效路径。

作者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紧扣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旋律,回顾历史轨迹,分析现实问题,推演未来发展,紧紧抓住流动人口的逐梦和圆梦,全方位研究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围绕着研究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作者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列在书后的参考文献达375部(篇),还有多个页面的脚注。我无法估计这些文献涉及多大的信息量,但可以感到《逐梦》一书包含的学术信息非常全面和丰富,如同本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教材、一部百科全书。比如: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作者就有关人口流动的驱动原因,全面介绍了经济学意义下的推拉理论、决策理论和社会学视角下的迁移网络理论、因果积累理论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逐梦》一书结合中国人口流动的实际,既为这些理论提供了现实的案例,又指出了现有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从而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辅导。

二、严谨求实的“逐梦”分析

多年来笔者看到的分析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众多文章和专著,大体是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采访、描述现实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另一种是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宏观和抽象意义上的数理分析。《逐梦》把这两种风格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质性访谈,倾听流动人口的梦想及其呐喊,通过分析个体实现梦想的状况,设计分析群体实现梦想的路径和框架。另一方面,借助问卷调查获得的抽样数据,以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作为群体的梦想实现状况。既从零散的个体的信息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更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普遍规律中剖析深层次的问题。

以第三篇第五章对“致富梦”的分析为例。作者综合分析了若干个调查关于流动人口收入的情况,无论是从个体看还是从群体看,流动人口的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在过去10年间,流动人口收入增长的幅度甚至超过了本地人口收入增长的幅度。但作者没有被这种表面的数据上的增长所迷惑。鉴于流动人口在就业和收入上有高度选择的特征,作者进一步分析不同户籍身份的流动人口收入变动的特点,发现城城流动和乡城流动人口收入特征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通过比较收入增长,看到不同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而在这个背后,是由于户籍所作出的制度性的安排。户籍制度将平等的国民分为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农村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和乡城流动人口等各个群体,其中乡城流动人口处在竞争最弱势的地方。这种结构因素表现在流入地政府在就业上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流动人口受到职业的歧视,而且市场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歧视也不容忽视,乡城流动人口往往被排斥在正规劳动力市场之外。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尽管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不断增加,但是相对收入的增长仍处于劣势,尤其是乡城流动人口,既受到农村人和外来人的双重排斥,也受到自身较低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限制,致富梦更为遥远。

作者既分别按收入、居住、社会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相对专一地分析逐梦的困境,又注意把几个方面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讨论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比如指出流动人口追逐“致富梦”的同时牺牲了“安居梦”,而几个“梦”中,子女的“教育梦”又是更为重要的。正是在这种综合的分析中,凸显户籍制度对于流动人口圆梦的根本影响。

在第四篇,作者进一步从法理上分析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圆梦的影响。由于户籍制度的双二元属性,造成“农村人效应”和“外地人效应”,对于乡城流动人口形成“双排除效应”,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流动人口家庭和个人的自身禀赋及现实努力。作者针对户籍制度的附属制度(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尖锐地指出:“如果说户籍制度是构成流动人口实现梦想的本源性障碍,附着在其上的其他制度就是直接的、显性的、切实的和客观的障碍。”

作者透过眼花缭乱、表面光鲜的数据(应当说这些数据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努力抽丝剥茧,探寻妨碍流动人口实现梦想的真正原因。作者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往研究结论的时候,既注意吸收以往研究的精华,也发现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矛盾的结论,认为“有些是由于方法上的问题,也有的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因此现存研究的说服力和代表性都值得商榷”。作者明确地质疑已有的一些研究结论,甚至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比如作者指出,“90后”人口年纪尚轻,在职业和居所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其居留意愿尚需进一步观察。无论何种原因,无论在哪个城市,“当前我们都不能得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有更强烈向往的结论”。作者声称:“时下,社会和学界大多认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各方面的情况都好于老一代,但我们的分析结果与此相反。”笔者以为,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的观点,这充分体现了作者认真求实的研究态度和厚重扎实的学术功底,也将推动流动人口的研究更加扎实、深入。

三、饱含推动“圆梦”的深情

与众多学术专著和文章相比,《逐梦》一书不仅有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严谨,更有写作上的独特风格:饱含着作者对流动人口的深情,充满了作者为流动人口“圆梦”而疾呼的激情。在第二篇,作者记录整理了多位流动人口的叙述,从这些质朴的原汁原味的语言中,读者能够真切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真实生活,感受他们的无奈,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梦想”。第三篇的每一章都从流动人口的个性化叙述开始,引出对于流动人口“梦想”和实现障碍的普遍分析,像是讲故事,是一个大师向读者叙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全书的研究和分析,紧紧围绕着流动人口这个人群的梦想和逐梦来展开,倾注了作者对于流动人口的深厚感情。在第四篇,作者分析由户籍制度决定的现行的教育体制、劳动就业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流动人口实现梦想的直接阻碍和影响,更进一步强调流动人口梦想难圆甚至代际传递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令人读后心情更加沉重。

笔者曾与杨菊华教授讨论,一些关于流动人口的分析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因为分析者仅仅是把一部分人口贴上了“流动人口”的标签,然后计算一系列指标数据后,与贴上“非流动人口”标签的另一部分人口对比,计算的结果无非是某项指标“流动人口低”而“非流动人口高”,由此对数据的解释相当苍白、肤浅、牵强甚至似是而非。从根本上说,许多研究流动人口的人士并没有实际接近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缺乏真正的了解,在感情上更是疏远和隔阂的。而反观杨菊华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全面参与了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试点工作,整个研究团队深入各试点城市一线,与流动人口及基层的管理服务人员打成一片,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心声。杨教授参与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的问卷设计、现场信息采集和后期数据分析工作,并且在定量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定性调查和询问。作者紧扣流动人口的现实困境和他们的心声,把质性调查的个人询问资料与定量调查的抽样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利用和分析,因此所阐释的观点,不仅十分生动,而且有理有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学术著作不仅是杨菊华教授及其团队对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成果,更是他们对流动人口深厚感情的凝结。

作者在第四篇第十一章“让梦想照亮现实”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助力流动人口圆梦的建议和措施,也与其他一些文章的建议有所不同。作者认为,提出政策路径和对策思路,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而由于流动人口的地区差异及人群禀赋有别,因此制定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有效推动流动人口逐梦圆梦,核心是推倒制度、结构、理念“三堵墙”:户籍及其衍生的附属制度,从身份上造成了人口的隔离,而隔离墙的厚薄、深浅则是与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密切相关的,更为隐蔽和深层的,是宏观、中观、个体层面的人事要素对于流动人口的认知和态度。作者既谈到制度上的“破冰”还不够,也谈到流动人口要立足于自身客观的禀赋条件,认为对策建议应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针对所有梦想、所有人群的共性思考(更多地涉及制度层面的问题),二是针对单个梦想、不同人群的特别建议(更适合流动人口内部各个群体的现实情况)。

在《逐梦》一书的最后,作者分析了“未来研究方向”,不仅涉及关键概念的明确,同时指出加强资源整合、做好流动人口追踪调查的必要(就开展流动人口调查而言,既检讨学者的失职,更批评政府部门的缺位和眼光短视),希望有机整合定性和定量数据,有效开发利用。笔者以为,杨教授所说的不仅是学者未来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方向,更是政府和全社会当前和今后推动流动人口城市逐梦和圆梦的努力方向。

流动人口尚在“逐梦”,尚未“圆梦”,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圆梦流动人口梦想
张振山,圆梦再出发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圆梦,在这片土地上
周慧杰:创业圆梦 搭桥中俄
梦想
数说流动人口
梦想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