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统计工作

2020-11-26 16:18:39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规范性事业单位

1 统计工作的意义

首先,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反映其运行状况和发展方向,能够直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工作状况及配比情况,能够帮助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对本单位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助于领导层在决策的过程中做出准确的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决定。另外,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上级主管部门更好地了解本行业发展状况,并根据其的行业的状况,对所涉及的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规划。其次,完整有效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相关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能力的重视,也能够使得相关的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定期开展针对性学习活动进行规划。统计工作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领导以及职工个人等几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分析。通过统计工作的实施使得相关的决策人员能够对事业单位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最后,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统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数据分析,筛选,整理能力,也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数据统计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学习好法律法规,让统计工作者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意义及义务,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具体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及分析的专业性,当然统计工作还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能力。

2 统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 外在因素的影响

统计工作的结果对于事业单位重要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及工作程度的调整有指导性作用,因此统计结果的客观、科学、准确直接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但是,统计结果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就是统计人员的综合素养。统计人员的观念会决定他们从什么角度来分析问题,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统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分析问题主观、偏激,那么就会使统计结果偏离真实的情况。比如部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伪造统计数据,使统计结果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事业单位的决策也会因此出现偏差,导致重大损失。

2.2 规范性不足

统计的意义在于真实的反应数据形态,必须要遵守相关的规范,比如在统计方法的规范性、采集信息的规范性等,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统计的结果。然而,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规范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统计工作的规程不健全,没有客观的数据来支撑,也没有对统计相关知识的科学指导,工作人员在统计时没有规范的操作标准进行要求,统计结果缺乏科学性;其二是对统计人员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工作人员不遵守相关流程和标准,统计结果缺乏全面性;其三是采集的数据信息不规范,比如采集的对象与统计内容不相符,采集信息不完整等,使结果无法反应真实情况,缺乏准确性。

2.3 统计能力较低

统计需要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部分事业单位对统计工作缺乏重视,招收的统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使其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无法达到现实要求,而事业单位对统计的内容缺乏有效的利用,因此往往不在意统计资料是否真实、客观,导致恶性循环,使统计工作形同虚设,统计人员没有实际工作意义。

3 完善统计工作的措施

3.1 健全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实现统计工作意义的必要条件。统计工作必须以高质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只有在健全制度下采集的信息才具有全面性、准确性,统计的结果才会更加客观,才能真实的反应工作的进度和问题。同时,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可以约束统计人员的行为,使统计人员规范的按照统计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以降低外在因素对统计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对统计人员实施责任制,每位统计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一旦出现伪造数据等情况,要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制度管理来加强统计的客观性。

3.2 加强人才培养

统计工作需要专业的统计人才来开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事业单位首先先对统计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统计的重要性,加强对相关人才的招收和培养,通过组织培训或者请老师讲座等方式加强单位员工的统计意识,使所有人都意识到统计的价值。同时,单位还要注意提升统计人员的工作素养,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并将统计的概念灌输到所有员工的思维中,实现相互间的监督。单位领导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并适当进行创新,对统计结果灵活运用,从而制定客观、合理的管理策略。

3.3 加强统计技术的改进

事业单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速度较慢,统计工作也因此经常会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和突破,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统计工作需要积极的变换思维方式,吸取先进的工作手段,整合有效的统计资源来提升工作质量。加强统计科学研究,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并有计划的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收集、处理、传输预计储存技术和统计技术库体系的现代化。同时,很多工作的相关数据是不断变化的,统计工作中的数据也需要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实现动态化的更新,以及时的准确反馈相关信息。

4 结束语

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反应工作的现状、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为领导的重要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制度不规范、统计技术及人员素养较低等问题,影响统计质量。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员工统计意识的培养,积极的招收和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统计手段,从而促进统计工作的不断完善,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规范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01-06 02:03:17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0:38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环球市场(2017年1期)2017-03-10 13:06:34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知识产权(2016年1期)2016-12-01 06:56:38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化工管理(2014年23期)2014-08-15 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