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天津市产业链、供应链有序高效衔接的对策研究

2020-11-26 16:05姚晓东魏泳博
天津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天津市产业链供应链

◎文/韩 璐 姚晓东 魏泳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高度依存,中国制造在全球无处不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各国消费萎缩、企业停滞、贸易中断、金融受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创。对此习总书记指出 “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这为如何提升产业链,推动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津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为争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创造了安全的环境,各行各业也应该重视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产业、市场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一、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形成巨大冲击

疫情冲击成为产业变革的催化剂,加速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调整与重构。此次疫情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直接冲击了东亚、欧洲、北美全球三大生产网络,涉及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中间品生产以及下游的终端需求,产生“产业链传染”效应。从供给来看,由于短期内关键材料、设备、零部件无法替代,全球化特征明显、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汽车、电子等制造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受疫情冲击尤其严重。从需求来看,全球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都出现断崖式下滑,周期性行业和消费品行业更是遭受严重损失,如航空、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等行业。在疫情持续蔓延的国家和地区,其供应链上的某些环节可能面临断裂甚至消失的风险,部分产业衰退与转移,以北美、欧洲、亚洲三大区域制造业中心和消费市场为主体的区域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将进一步呈现出区域化、分散化、短链条、近岸采购的趋势。

我国产业链经受住疫情压力测试,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配套产业较完善,具有规模经济性和效率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更加吸引国外高端制造业来华投资。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攀升,人才红利和技术红利逐渐释放,这也为我国顶住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压力,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主导权、安全性、有效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制造业高端环节、关键设备仪器和核心技术方面缺乏话语权;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制造业运作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危中寻机,提升天津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天津市已建设成为基础比较雄厚、技术装备比较先进、门类比较齐全、协作配套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产业链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向“优进优出”转型,附加值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主要出口支撑点。同时,也暴露了天津市产业链上的短板,从附加值看,附加值不高的一般加工业比重过高,多属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产业,研发、设计等环节缺乏核心竞争力,行业附加价值较低。从主体看,优质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发展制高点掌控不够,世界一流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较少,缺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天津市产业链受疫情影响分析

(一)需求下降是天津市产业受疫情冲击的主因

受疫情冲击全国市场的影响,天津市主要产业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降,产业增长空间受到压缩。一是面向国内消费市场的产业降幅明显,上半年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8.8%、医药制造业下降11.9%,6月全市制造业PMI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下。二是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需求受抑制,机械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降幅明显。三是受原油价格大跌和下游消费双重影响,上半年石油等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29.4%。

(二)重点区域产业连接是天津市复产的关键

从天津市与各省市贸易依存度分析,天津市与京冀、长三角区域依存度最高。其中,天津市从京冀地区购进额占从全国购进额的31.3%,从长三角地区购进额占从全国购进额的28.4%。京津冀产业链主要涉及汽车、钢铁、生物医药等,长三角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设备、航空等领域。天津市与重点区域通过“点对点”服务协同,全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成为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从上半年数据分析,京津冀产业链恢复较快,但对上海、浙江、广东下降较多,天津市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下。

(三)优势产业链断点、堵点、痛点问题需要重视

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链压力主要在于国内外供应商复工复产延迟,无法补齐供应端断点。如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因模具无法按时到场、德国专家提前回国、物流停工、新设备无法如期运达等原因,新项目投产推迟。一汽丰田生产线组装3000多种零部件,受供应商开工率不足的影响,产能未能全面恢复。佑理电子受韩国疫情影响,生产关键配套部件无法运达,造成订单积压。机械设备、轻纺、医药等行业难点在于需求减少,订单大幅延缓、取消或下降。如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今年前4个月企业销售下降了50%。轻纺类外贸企业以出口为主,如今出口受阻之后,出口转内销受产品规格、样式影响,成效不明显。石化等行业堵点在于受制于交运、物流尚未完全恢复的现状,生产企业的产成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在一定程度上遇阻。同时受下游行业需求减弱、石油价格暴跌影响,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企业经营遇到资金困难。

(四)若海外疫情持续、全球产业链受阻对天津市生产、消费、出口和就业的影响

生产供应链可能重构。一是天津市现有产业链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融合较深,如果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将在短期显著冲击天津市外需市场和供应链,“滞销”和“断供”的风险同时存在。如长城汽车的原材料供应商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仅亚洲和欧洲的产业链上就有172家企业。二是新冠疫情使西方国家意识到本国产业空心化程度严重,以及部分关键供应链回流的必要性。在疫情时期,欧美将着手构建更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逆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三是受中美经贸摩擦和技术封锁影响,相关行业厂商认为在中国设厂面临风险,包括电子零部件、光伏、机械设备等行业均在加速产业链外移。因此,从产业层面要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升相关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韧性,增加一条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险杠”;从企业层面要做好以内需补外需的准备,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和外资的吸引力。

消费意愿和习惯发生变化。一是消费恢复时间拉长。疫情带来的收入下降、心理上的不确定感以及海外输入型病例蔓延等因素影响了市民消费动力,“报复性消费”预期不强。6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与上月相比有所收窄,但下降幅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二是消费意愿下降。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16.8%,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降幅达到26.5%。三是消费习惯有所改变。市民在疫情期间养成的数字化和低接触行为习惯预计将保持下去。对于短视频、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宅家系”产业的需求可能较为强劲,商场购物、外出就餐和儿童补习则表现出较低意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6%,而居民支出下降比例最多是教育文化娱乐(-51.9%)和衣着支出(-23.8%)。

外贸进入发展瓶颈期。受海外疫情影响,天津市进出口增长将面临持续下降的挑战。天津市出口企业面对的困难包括:国际供应链不畅,需求端受到冲击;企业产能不足,订单完成难以保障;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大幅延缓,订单交货困难;展会等传统经贸活动延迟或取消,承接新订单难度加大;海外买方拒收货物或拖欠货款,履约风险加大;跨国公司将会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进行重新考量,企业能否纳入其供应链体系、维持海外订单压力增大。同时,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不可忽视,1月至6月全市进出口额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对美国下降15.5%、对韩国下降10%、对日本下降16.3%、对东盟下降5.5%;对欧盟进出口增长7.7%,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19.3%,欧盟成为天津市上半年最大的贸易伙伴。

疫情给就业带来严峻挑战。一是就业岗位流失情况显现。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稳岗难度普遍较大。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目前登记招用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数量和招聘岗位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疫情期间线下招聘、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活动处于暂停状态,诸多因素叠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明显下降。三是中长期影响需要关注,疫情对就业习惯和观念、劳动力流动性、就业结构等造成影响,如线上经济加速发展,灵活就业、“共享员工”、非全日制就业等新就业形态覆盖的行业和群体日渐扩大。

三、重构产业链需突破的主要问题

(一)天津市优势产业规模较小且中低端较多

2019年天津市汽车产业整车首次突破百万辆,但在全国各省市中也仅排名第9位。汽车零部件产业缺乏发动机、制动器、变速器核心零部件,对日系、德系外资企业依赖较大,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石油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受油价波动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

(二)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产业结构偏重

从行业看,天津市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前十位的行业中,重化工业特别是附加值不高的一般加工业比重过高,与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品质化趋势不符。从产品看,天津市工业产品中原油、平板玻璃、生铁、粗钢等初级形态产品仍占据较高比重,而新能源类产品、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化产品供给不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动能底盘仍偏小,天津市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15.5%,转型升级仍需再加力。

(三)优势产业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中,浙江有20家、上海14家、广东12家企业入围,年收入突破百亿元的有27家企业,而天津市只有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入围,位列91位,产值22亿元。电子信息行业百强中,天津市也仅有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一家企业,位列第50位。医药工业百强榜,天津市有医药集团、天士力和红日药业三家,分别位列第21、33和62位。优势产业本地配套率不高,创新性不足。对比上海、广州,天津市汽车、石油化工、动力电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存在本地配套率低、市场开拓不足、创新应用转化不够等问题。如上海汽车在长三角中配套率超过80%,正在加快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和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布局,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广州汽车产业也实现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形成了涵盖内燃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产业链条较为完备。

(四)产品供给和需求不足

一是由于天津市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占比过大,外部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消费品、初级产品行业出口增长回落。1月至4月,全市纺织服装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8%。二是在供给方面国内复工复产受到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维持良好的生产经营状况难度较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9.5%。三是居民消费潜力仍需释放,商品和服务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1月至6月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7%,餐饮住宿受疫情影响明显,非必需消费品如建材、装饰材料零售销售额占比较低。

四、举措建议

(一)把握先机,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时间差”和“结构差”

用好率先复工复产的“时间差”。在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扩散蔓延背景下,天津市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充足的国内市场需求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机遇,同时也为稳住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化竞争力、推动国际产业链向国内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差”。面对国际市场对医疗、防护和相关产品以及生活物资需求的增加,天津市应在医疗装备、中医药等行业构筑先发优势,加快企业向满产高产转变,主动适应全球市场变化,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通用性技术、率先复工复产的生产能力和制造业基础,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稳住市场占有率。

用好制造业占比较高的“结构差”。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一般低于20%,其中英美只有10%左右水平。而天津市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产业链相对完整。2019年全市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35%,新兴产业发展保持稳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和1.4%,以5G网络、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 “新基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动能。在疫情影响下,应积极抓住世界产业链向国内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链“先手牌”,发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足准备应对全球疫情升级带来的第二次冲击,为全球高端制造业落户天津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促进多元化需求,加速产业链重构

以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结合为基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项目支撑,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重点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互联互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现代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在5G基站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位升级、城际高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重大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等公益属性基础设施等项目上加大投资力度。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全面激发消费潜力。挖掘汽车消费潜力。适当放宽机动车限购措施,合理增加个人机动车购买指标,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范围,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汽车销售企业打折让利,落实国家相关补贴和减免政策。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加快实现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及各开发区、行业5G应用热点区域全面覆盖;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智慧商店”“智慧社区”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鼓励环保技术创新,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加快绿色公交设施和节能环保类项目建设。

(三)以内需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打造全链条、全生态的“3+4”产业体系

实施“链长制”,开展“接链”专项行动。摸清产业链上下游组成。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分别梳理出各行业中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名单,摸清企业间合作情况。建立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分行业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专家授课、线上招聘、“云签约”等服务,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匹配度。梯次培育优质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创新功能,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效益显著的领航企业;实施“专精特新”计划,加快形成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加大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支持力度,构建以领航企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单项冠军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跟进跃升的梯次发展格局。

发挥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产业合作平台作用。加强国内外疫情和国际形势对重点产业链影响的分析研判,依托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专业化产业合作平台,瞄准产业链条中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明确招引目标和方向,挖掘新投资信息资源,精准引进一批集群配套、强链补链的重大项目。紧盯重点原料产品价格和供需情况,强化行业预警,引导企业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帮助企业平稳生产。

推进精准招商对接。围绕构建“3+4”产业体系,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着力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打造产业生态。落实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力招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提升重点产业层级。整合招商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招商对接活动,引进北京好项目大项目,加速产业链条重点企业聚集。落实好京津冀产业链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项目共享。

(四)落实、落细援企稳企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平台服务质量,为企业融资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提高企业信用融资办事效率。发挥好“一企三人两员”工作机制作用,切实落实已出台的企业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做好宣传指导工作。

加强人才智力支撑。成立专家咨询组,确保战略规划、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决策执行,促进汽车、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动力电池等重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鼓励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有关组织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津创新创业,支持智能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五)破解外贸困境,积极鼓励出口转内销

加大内销支持力度。拓展政府与企业合作空间,在重大项目或工程中优先采购本土企业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内销成本,科学简化政府采购流程。加强外贸企业法律援助,及时为企业出具因疫情影响未能正常履约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为企业进入国内优质零售渠道减负助力。

用好产销对接平台。有序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的产品博览会或专业展会,搭建内销展示交流平台,加强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洽谈。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业联盟加强政策宣传,推动出口产品内销的产需对接。充分利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成功举办的影响力,推动一批新动能项目签约落地。

拓宽线上合作渠道。引导外贸企业与阿里巴巴、聚划算、拼多多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面向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优质出口产品。借助C2M模式,实施政府消费刺激计划,探索直播带货、网上销售等线上零售新途径,为外贸企业与互联网电商平台搭建对接的桥梁,推进外贸企业线上化、数字化、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猜你喜欢
天津市产业链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有趣的云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如果画笔会说话?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铲除论文造假背后的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