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玕玕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建设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由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已经从过去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等,靠,要,不计盈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发展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指导下的竞争机制,所以,工程竞标成为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争取任务的主要途径。当然竞标的过程是非常残酷的,优胜劣汰的选择规律必将导致施工队伍的相互竞争,适者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一要把握机会,立足市场,重视对建筑市场范围的开拓,并加大承揽任务的力度;二要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力求在管理中求效益[1]。
要开拓建筑市场,要对市场的信息有较为广泛的收集,信息的获取是工程投标的前提。其中,信息来源主要途径有:1)依靠本企业在建工程的项目部负责地区或区域内的信息;2)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获取信息;3)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及网络等的招标广告收集信息等。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企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信息的分析,筛选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工程业主隶属企业或其上级单位:若是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股份企业等,则可以投入精力;(2)工程投资方:应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及前几年的履约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分析;确保工程资金能按实际施工进度支付;(3)工程性质:工程概况,工程施工条件,投资额,投资资金到位率,工程付款,工程风险等情况。在分析上述情况后,确定是否参与投标。
(1)工程中标后,应及时,谨慎地与发包方签订《施工合同》。应尽可能的考虑周详,措词严谨,权利和义务明确,做到平等、互利。(2)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对每项合同条款要透彻理解,避免以后在结算时,因对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和不应有的赔偿。另外,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规定执行计费的标准,文件及日期等,内容要明确,不夹带模棱两可的条款,以免给结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此类因合同条款不明确造成的纷争很多,所以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应尤为重视。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施工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搞好该阶段造价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对施工企业来说,造价管理应该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造价管理的好坏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要不断增强全面造价意识,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要彻底改变那种认为造价管理是少数预算专业人员的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使人人关心工程造价,把施工管理同工程造价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在工程开工前,现场管理的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技术、经济要全面了解,并且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控制:(1)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使造价控制与进度控制相协调;(2)加强质量管理,实行施工现场责任制,搞好整个项目的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的检查监督和质量验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少留和不留隐患;(3)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及现场签证控制。在现场常常会发生各种变化,如: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的代换等等,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如实地作好现场第一手资料记录;(4)加强施工材料和机械的合理利用及管理。材料人员定货数量一定要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图纸量略加损耗来控制,避免浪费。定货单价要及时反映到经营部门,以便经营部门能够调整预算价差。对于特殊材料价格严重超出概算的要有业主部门认可,否则,将为结算带来不便。施工过程中,现场经营管理预算人员必须与施工技术人员,材料机械人员密切结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2]。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如何,最终体现在工程结算上,要想搞好工程结算,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工程结算应从合同抓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所以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合同中有关付款和结算条款的约定,抓住时机,尽早结算。(2)工程结算时,有些条件变化使原签订合同价款发生变化,则需按规定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作为造价工作者,要充分,透彻地理解合同的每项条款,按合同要求做好结算书,对于合同内和合同外的项目要分类结算,并做好结算用的支持材料(如:设计变更资料,现场签证,工程量计算书,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要分门别类,准确,清晰,以利于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控制结算,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抓好预算,中间结算,中间索赔的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地计量和计价。而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管理者忽视了这些环节,造成最后竣工时,资料收集不全,许多问题弄不清,结算工作同施工过程严重脱节,给工程结算带来种种麻烦,甚至造成经济损失[3]。
综上所述,加强施工单位的造价控制是当前施工企业创效争收的途径之一。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倡导“合理预测,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施工造价管理方式,正确处理好工程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辩证关系,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宗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体系,使施工管理人员知识多元化,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承接的施工任务。在施工管理中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