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凯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企业从决策到执行再到监督的各个环节,具有明显的全员性、全程性以及全面性的特点,是完善企业内部权责约束关系,增强企业多重风险防范能力,促进经营目标实现以及加快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然而,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少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内部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应该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内部控制的开展,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确保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及效果,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控制管理措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尤其是通过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的治理模式及健全治理机制,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的沟通联系,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加大企业制度和决策的落实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第二,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对财务管理及经济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尤其是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确保企业资金资产的安全,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第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内部控制对财务会计处理业务进行完善,规范会计核算等工作,进而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保证企业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文化方面。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及董事会结构是否完善,内部决策运行机制及监督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等,都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置及发挥作用的情况,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划分及职责权限的界定是否合理等,都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状况,尤其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岗位员工等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对内部控制的参与程度等,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第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整体建立过程中,是否突出了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否结合了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根据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了调整,不相容职务分离、财务授权审批控制等关键管理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企业内部控制的形式是否多元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开展。
第三,企业内部信息和沟通机制方面。企业内部横向及纵向信息沟通是否顺畅,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是否存在信息壁垒、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孤岛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各类信息数据、财务数据、经济活动数据及业务数据的归集分析能力等,也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
第四,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方面。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尤其是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是否到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及权威性,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监督情况,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活动的审计监督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反馈整改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环境关系到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及内部控制水平。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具体优化,一方面应该优化企业的组织环境和管理环境,尤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规模及组织结构等,建立完善的企业董事制度,并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对企业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进行健全,确保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全面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并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尤其要增强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方面,应该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在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上,应该确保关键岗位和权力的独立,确保权力与责任的相互制衡,避免出现财务舞弊的行为或财务风险。在授权审批上,应该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层次、程序等,并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手册,避免出现无权或越权审批的问题。在会计系统的控制上,重点做好原始凭证管理、出纳记账管理、明细账管理、财务报表管理等,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财产保护上,关键应该做好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及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的盘点管理,根据盘盈盘亏情况及时进行账目调整,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及高效使用。在预算控制上,关键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设置,完成科学完善的预算表格,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做好预算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工作,以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运营分析上,关键应该改进采购及销售管理工作,加强对存货的控制,提高存货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及时为坏账计提作准备,确保企业的资金流周转,保证企业的高效有序运转。
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系统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首先,应该注重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尤其要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各项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数据的及时归集及共享利用。其次,应该注重增强企业的信息分析能力,尤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应该对数据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及分析挖掘,让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同时,应该结合信息沟通,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进行预警,最大限度地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有序。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及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突出风险管控,加大内部控制监督力度,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