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松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行业面临着顺应国家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业务模式创新的巨大变革。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探索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工作创新,在预算目标制定、加强绩效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抓住业务模式变革的机遇,围绕如何有效提高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优化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落实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力,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做文章,不断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压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使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综合贯彻企业战略发展方针的有效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各项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对各项经营活动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使企业与所属部门、员工之间就如何实现绩效目标达成共识,激励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企业整体预算目标。
企业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将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业务职能单位,作为各业务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业务职能部门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可以促进部门员工有效提升绩效,从而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考核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够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成果检验的有机循环。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十分重要,需要企业整体部门的参与和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推进企业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管理工具,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业务环节,是对各部门的业务规划和业绩成果的整体预测。而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在组织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财务部门,缺乏对内、外部市场环境的整体分析,而忽视了对业务规划、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对预算目标的制定、各业务模块具体预算项目的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缺乏系统的制度要求,从而使得整个预算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全面合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实施,传统行业面临着改造升级业务模式的重大调整,必然引起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分配。而大部分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主要以上一年历史完成数据作为下一年预算目标的依据。上一年度的一些数据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但如果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主营业务有较大调整时,预算编制往往不能及时适应新业务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偏离目标。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预期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预算的执行过程就是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复杂市场环境的应变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预算的执行结果往往与目标偏离。企业不能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数据信息反馈时间过长,不利于管理者对业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督,从而不能及时做出风险控制和新的目标调整。
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是顺利实施管理工作的基础。
首先,管理者要提高重视程度,各部门员工才能提高相互配合的默契度和积极性。预算考核目标的制定是一个从管理决策到基层落实的协调、监控和激励的过程,提倡全员参与,应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涉及企业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提高各部门员工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使得各部门对企业的发展规划更加明确,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业务部门才能在绩效目标分解过程中兼顾部门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保持目标合理化,提高目标执行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其次,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考核目标的制定、执行过程的监督、执行结果的反馈和偏离目标的修正等几个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体系。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化、系统化,做到事前科学预测、事中有效监控、事后成果检验,达到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应对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最后,提高财务业务融合度,使绩效考核工作更加符合业务实际情况,可测量可执行。增加对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理解程度,从而主动调整经营方向、创新业务模式。财务人员也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和相应的业务流程,掌握财务数字背后的经济意义,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力或风险,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企业开展新的业务模式之前,要从产品规划、市场规模、盈利能力、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减少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损失、亏损增加。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增加持续沟通,匹配程度提高,才能使企业全面预算和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更加顺利和高效。
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就需要分别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首先,对于传统业务部门,可以将上一年度的考核完成情况作为本年度绩效考核的基准,编制增量预算。结合新一年的行业市场发展情况,企业对业务规模的规划方案来配置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调整预算的方向和结构。对于传统业务有详尽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要在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增加单品效益,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保障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
其次,对于创新发展的业务,因为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所以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创新业务的绩效考核体系时可以参考其他同行业企业的历史完成数据。在考核指标制定时,主要抓重点指标,可以适当增加市场拓展、保持资产良性循环周转等方面的指标比重,适当降低盈利能力指标的考核比重。开辟新的业务领域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更应重视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和监控。新业务需要市场培育的过程,因此企业在做整体规划时应将其与传统业务区分开来,企业制定的整体绩效目标,既要保证完成企业整体预算目标的要求,又要充分调动和保持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在制定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业务计划完成的具体化、可量化,因此应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应公开透明、易于理解。全面预算绩效考核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充分体现权、责、利相匹配的原则。指标体系应公开透明、易于理解,通过对预算目标的逐级逐层分解,可以使员工更加直观明确了解工作目标,提高工作积极性,起到促进和激励的作用。建立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最直观地体现在各项定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上,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应以企业预算目标为根本,从各项定量数据上客观体现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以定性指标为辅,从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反映部门整体绩效的完成情况。增加对重点指标的考核比重,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建立绩效考核实施指标和评价改善指标相结合的完整指标体系,使企业对预算目标的制定、执行情况的监控、完成情况的考核,与经营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完成企业的年度规划、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监控尤其重要。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系统管理工具,将业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和财务数据融合在整个系统中。对于预算内的事项,在信息系统内设置明确责任归属的简化审批流程。对于超出预算限额的事项,随时进行系统预警,同时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根据重要性原则,既控制了整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又提高了事务处理效率。对于预算外项目,更要进行审慎评估,除非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积极影响,一般不增加预算外审批。通过利用信息系统对大数据的归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归集错误。通过信息系统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发出反映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的分析报表,大大提高数据反馈的速度和效率,数据信息也更加准确、客观,从而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大幅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提高业务部门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加提升业绩的动力。
其次,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目标偏离要及时进行修正,强化风险控制意识。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变化和风险,预算执行结果往往与目标偏离。在通过信息系统快速反馈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管理者应有效监督和管控预算执行的全过程。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偏离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后,结合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合理调整生产经营预算目标。尤其是面临突发的重大市场环境变化或风险时,更应以市场为导向,对业务模式进行新的目标定位,将企业资源优化调整后,作出新的预算调整。对预算执行过程持续监管,必要时可以采取对重点项目编制滚动预算,保证重点项目预算目标及时修正,既保证重点突出又保持各业务项目的综合平衡。提升企业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达成业绩目标,确保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按照预测目标完成。
最后,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切实落实奖惩结合。企业对各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的完成结果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切实保证评价工作各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构建科学完整的员工薪酬制度、奖惩机制来引导和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融入企业的日常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紧密关联。公平公正地对各部门和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将奖惩落实到位,使员工直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完成进度和取得绩效奖励的关系,明确工作方向。激发员工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形成一个促进业绩逐步提高的良性循环,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和完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加强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促进部门经营业绩的提升,保障企业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创新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增长,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