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招投标阶段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等相关资料都不够详细和全面,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很多技术问题都难以在招投标阶段体现出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程度,并且还会给投标企业带来较多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和风险。…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投标到竣工结算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而对于投标而言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开始。如果施工企业在后续的竞标中由于自身的优势达到了中标的目的,在中标合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承担市场价格浮动以及国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例如在投标报价过程中,钢筋材料的税后单价为2000元,但是如果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钢筋材料的税后单价涨至3000元的话,虽然发包方可以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对材料的差价进行一定的补偿,但是施工单位自身仍然需要承担较大的差价。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为了获取中标资格,经常会出现低价中标的现象,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就需要在施工利润微薄时,在各个施工环节采取相应的压价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招投标环节,往往需要将合同条款写于招标文件中,且实质性条款在合同签订时不得修改。招标文件的编制人员很多没有现场施工经验,甚至都未去过招标项目现场,对于项目施工技术不甚了解,又或是欠缺一定的造价基础知识。编制招标文件时,就只能寻找类似项目的合同,对相关内容进行复制、粘贴,闭门造车,导致合同条款欠缺合理性、针对性不强,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很多纠纷往往就是由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清而产生的。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可以统一评定指标和考量标准,明确建设具体要求,同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报价系统。招标企业在评估时,应将重心放在综合单价上,针对招标企业提供的清单内容,依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自主报价,减少资金投入。工程建设项目中每个环节的造价管控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招投标环节的造价管控事关重大,若在招标时工程量清单编写过程中产生错误,便会导致后面的造价管控工作的准确性不高。例如招投标工作开展过程中编写的工程量清单与项目真实状况不一致,以及编写的工程量清单存在重复或者遗漏的项目,便会导致投标报价工作丢失可靠依据。
在进入投标决策阶段之后,对于投标单位来说,要积极跟进信息渠道,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并适当拓宽整个信息获取的渠道。例如部分施工单位在对一些与项目责任成本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时,要及时将各家单位开标记录的点数进行汇总,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趋势以及数据走向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投标比较,使招标单位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当前,我国运用最广的评标方式是低价中标法,比较合理的综合评标法应用范围却较窄。低价中标法的具体做法是当投标企业的施工方案不存在显著差别时,将报价最低的企业选为中标企业。这种评标方式最显著的问题是施工企业可能会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建设时存在以次充好等问题,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低劣。综合评标法是依据投标企业所报价格、施工计划、资质级别、经营规模、效益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情况,以定量方式算出每项的分数,最后将得分最高的选为中标企业。这种评标方法较为合理,但中标企业所报的价格或许是全部投标企业中比较高的,报价无法控制在较低水平。经过深入剖析国内招标市场各种评标方式的优势与缺陷,基于自身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评标过程中应不断改进评标方式,进而让评标工作更加公平、高效、优质。
建设项目工程中计量审计工作对于工程造价中预算工作的进行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当前的工程计量设计工作,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审计工作人才及科学的工作体系。所以工程计量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也有很大阻碍。因此规范工程计量审计工作势在必行。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计量审计工作就会不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工程的开展,对于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工程造价本身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造价过程中,须注重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在高效率地完成建设项目工程的基础上,保证最终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