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红漓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非农业产业聚集在城镇中,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迁移到城镇。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深刻理解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牢牢把握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机遇,准确研究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正确应对城市化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自诞生以来,现代旅游一直与城市密不可分。城市是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旅游资源的主要来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也是旅游业聚集地和旅游管理中心,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产业形式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城市就没有旅游业。
欧美的旅游业始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后逐渐成熟。中国大陆的旅游业始于城市化的初期。1979年城市化率仅为20%,目前仍处于城市化的中间阶段。无论是建设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的规模和质量,都离不开这种社会基础的制约。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53.7%提高到约60%,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36%提高到约45%。根据这种测算,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7亿增加到8亿至9亿,其中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行家庭成员将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合格并愿意参加旅游的城乡居民人数将大大增加,旅游业将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基础,国内旅游业和出境旅游业规模将更大、水平更高。
从新型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规划》提出了以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小城镇发展为重点。“通过规划指导和市场运作,必须将它们培育成具有特色的城镇,如文化旅游、商业物流、资源加工和交通枢纽。”针对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包括移迁村民、集中“上楼”、拆除违章建筑,《规划》要求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城市化应增强自然村落的功能,保持乡村风格、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特色,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城镇、村庄和居民住房。保留乡村旅游和休闲城镇发展的环境背景,也提醒人们不要对“高、大、完整”的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和外国城镇的克隆体过分热情,而忽略了本土传统村庄和城镇转型升级。
有序促进转移产业人口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依靠特色乡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城镇,可以促进当地各种市场要素的聚集,实现从单一农业乡镇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转变,并支持商业文化服务业。一个现代化的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成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农村地区实现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并避免工业城市化的不利条件,如工业污染、人口迁移和家庭分离。把发展专业旅游业家庭和合作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使农民当场就职和转型,成为文明富裕的新农民和新市民。
一是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建设不足,城乡差距大。目前我国农村生活类基础设施在水处理、垃圾处理、电网设备、能源结构四大方面均存在很大问题,城市生活类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均已超过90%,农村的同类基建却刚刚起步,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娱资源匮乏,电影院和体育场馆等基本文娱设施的覆盖率低,农村居民在精神生活的整体丰富程度上远低于城市居民。道路交通网络仍存盲点且质量参差不齐,农村公路道路狭窄,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一部分乡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整体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村超市数量不足,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缺少专业的储存场所,销售场所简陋的情况也不鲜见。互联网普及率低,在应用层面上,城乡网民在商务交易类、支付、新闻资讯等应用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在城市游客已习惯无纸化支付场景的当下,互联网的畅通将直接决定一部分年轻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二是旅游产业缺乏统筹规划。乡村旅游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实际的产业投资和规划上缺乏整体的协调。从乡村旅游业的分布区域、产业规模和组织形式来看,缺乏体系规划,这也导致乡村旅游市场秩序不稳定,监管上存在漏洞。
三是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是乡村旅游业中较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邻村之间的同质化问题十分明显。大部分村镇的旅游项目还停留在单一雷同的大众化项目,比如农家乐、农场采摘、垂钓和棋牌等活动,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也仅仅停留在“乡村劳作”等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另一方面,缺乏“精品游”的概念,产品设计较粗犷,体验性差。
从乡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来看,原生态的乡村是吸引他们旅游的核心。当前,有些农村盲目地在乡村建筑环境改造上呈现“都市化”,比如将原生态民宿改造成小洋楼等等,会破坏乡村原有的自然、和谐,从而失去了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反而会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大量的农业移民难以融入城市,城市化进程滞后。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移民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负担得起的住房,特别是那些在城市外工作的人面临更多困难。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突出,有超过一千万的农村居民迫切需要搬迁,涉及城市建成区的200万户以上的城市村庄和棚户区需要进行改造。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少数城市发展混乱,重点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依然存在,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居住环境恶劣;城市经营管理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一些大城市的交通堵塞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疾病有待改善。
第一,城市与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共用。修建全域化、无障碍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是第一位,目前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尽快建设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在广泛意义上承接未来的中国乡村旅游大潮。2018年乡村振兴规划涉及的六项重点项目——节水灌溉、乡村旅游、无害化厕所改造、“户户通”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和高标准农田。
第二,开发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坚持“本土化”的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上,要理解乡村旅游者“回归乡村、渴望慢生活”的心理需求以及体验心理,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多种乡村旅游产品,使游客有更多的农业活动经验,如农产品的种植、育种和加工;同时,重视精品游产品的开发,同质化旅游产品是不可避免的,但精细化可以使产品脱颖而出。
乡村旅游目的地环境和产品的乡村性,是其区别于都市旅游的根本,因此保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是可行的乡村旅游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乡村旅游与当地生态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乡村环境营造上,保持绿色、低密度和生态和谐;在生活节奏上,营造回归乡村式的慢生活,与城市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在乡村产品挖掘上,重视家庭游尤其是亲子游这个细分市场;在文化打造上,注重保护乡村建筑特色、传统节庆等文化传承项目。
第三,有序开发民宿业。乡村旅游发展进入休闲度假时代,乡村旅游由最初较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农业田园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休闲农庄等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民宿业作为度假产品是避不开的环节,乡村旅游与民宿业的紧密结合是必然趋势。
以原住民经营的民宿,结合当地的农事体验和民俗风情展开休闲旅游项目是连接城乡的平台,可以融合农村地区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连接城市和农村市场,还可以连接生产和消费。通过民宿形成产业支撑,吸引年轻人回流,也是活化乡村的重要途径。以民宿家庭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将带动当地农业、手工业、食品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当地居民的劳动收入增加。与此同时,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和宜居宜业的环境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