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2020-11-26 09:18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刘展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课本劳动课文

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 刘展云

一、小学语文渗透劳动教育概述

现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有了越来越广范的应用,而劳动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来获得生活和劳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

小学语文渗透劳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构建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组织语文教师挖掘整理课本中的劳动教育要素,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在教学中贯穿“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思想,让小学生在教育中更懂得感恩,端正劳动态度,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热爱劳动人民,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成人成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理念

但是,现阶段学校和家长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素质教育,家长的劳动观念过于保守和片面,这些因素使得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不足,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劳育树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传授字词句篇相关知识的同时,重点宣传讲解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地开展劳动教育,通过课本教学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品格,例如,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中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教育同学们劳动虽然辛苦,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会给人带来幸福感。②生活为本。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掌握劳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劳动、爱上劳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性的教学,从而拥有丰富的劳动情感。例如,课文《父亲的菜园》中描写了父亲开荒垦地的劳动场景,教育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③品格为重。学校在进行教学体系的建设时,要重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用饱满的情感引导学生去感悟,以情动人,感染学生,也可以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讲述通过劳动追求幸福感的道理,例如,课文《蟋蟀的住宅》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要拥有勤劳的品质。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学校相关的劳动教育思想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继续探索,加强对该教学思想的重视并进行充分应用。

1.利用教材,体悟劳动情感

教师在对课本进行教学时,要通过理论的阐述让学生懂得文中所讲述的道理,并让学生对劳动有进一步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另外,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内容的讲述更加生动和生活化,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互动,通过分析语文课本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对其语言活动和心理变化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课本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并加以模仿和学习,并主动在思想上向榜样靠近,在情感上获得更好的升华。

2.课下学习,阅读劳育经典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是学生快速学习知识和获取经验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阅读劳动类的书籍,在阅读中体会劳动人民的不易。另外,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结合课堂的具体学情,在交流中通过情绪感染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布置阅读任务,并与学生讨论阅读心得,组织一定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对劳动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内涵,避免目前仍存在的重视不足的问题,结合实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探索,渗透教学目标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到更加贴近生活的知识,学习到劳动的伟大,增强劳动意识和观念,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劳动能力,进而实现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本劳动课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背课文的小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热爱劳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