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朝鲜族学校 关 晶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主要是训练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写作的内容比较匮乏,写作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拟定写作内容的中心思想,然后通过思考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提纲进行作文内容的扩写,最后将作文内容进行逻辑顺序上的排列,最后进行检查修改。让学生长时间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写作容易使学生创造能力的成长被抑制,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得不到培养,写出的作文也很难见到亮点,这种方式只是命题写作的捷径,并不是写作的正确方法。
小学生写出的作文普遍表现出内容空洞、表达生涩,没有真情实感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在生活和学习中用心体会生活,观察生活,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记忆和感悟,落实在纸上时自然就无话可说。写作内容之间的逻辑非常薄弱,描写事物时不够准确,没有体现出需要表达的情感,语言空洞死板,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让人阅读时味如嚼蜡。
写作是一件由心而发的行为,因此,最忌讳的就是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使用同一种写作模式,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教师要明白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人生轨迹,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作文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写作习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
写作的内容是源自生活的,只依靠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和训练是无法长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高年级小学生进行写作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养成观察并积累的习惯,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头脑或是笔记录下来,并练习使用在作文中。
小学生的作文普遍比较短,内容上应该精练生动,拥有真情实感和个人特色,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思考,产生感悟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代表作。例如,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并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与教师就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和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和学生进行观点讨论,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具有个人观点和风格,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写作能力的小比赛,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词语小卡片,将这些小卡片分别放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抽签箱中,让学生上台抽取小卡片,抽取之后,教师要将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词语写出一段小作文,最后比较哪个学生写得最好,评为优胜者。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对词语的使用能力和敏感度,也可以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新鲜感。
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养成日常练习写作能力的习惯,使学生热爱写作,热爱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周末时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让学生与社会进行合适的接触,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初步的培养。通过真实的经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记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先思考,然后组织语言,最后将想法和对生活的感受书写在纸上。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对作文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探索出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找到学习作文的乐趣;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