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烛军
(江苏省仪征中学,江苏 仪征 211400)
有效教学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每个教师对于实施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期望有效的,也期望学生每次考试都可以考高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自己主观认为有效,或者认为当下有效,但到大型的考试或高考时未必理想。本文主要对重视有效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益的策略进行探讨。
所谓有效教学即教师实施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达成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包括当下的和长远的,也包括知识的和能力的,还包括应试的和素养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最直接的检验就是练习和考试,做得对、考得好即表示教学效果好。也有些教师认为平时教得好高考未必考得好,平时考得不好高考可能考好,这种观点就是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这是因为高考是基于平时的综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好坏都对高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平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能简单用过程来评价,终结性的评价才有根本的价值。
基于高考的要求,高中政治有效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材料、设问、选项的解读能力,各类题型解法的一些常规要求和方法。任何一个题目都是对这三方面能力的考查,教师平时如果只关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忽视其他两个方面的培养,则学生应付平时的练习还可以,应对具有综合要求和很多难题的高考肯定是低效的。例如,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23 题:材料中心思想是引用古文“犁”来反映农民的辛勤劳作,如果学生简单地去关注古文“犁”字的由来,就会想到古人造字的过程和能力,那很容易会错选该题第4 选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该题正是考查学生对材料、设问、选项的解读能力,即对材料、设问、选项的中心思想的把握。因此,教师的有效教学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让学生做题时不能简单地根据一些表面联系来确定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基于种种困难放弃了有效教学,而不断地寻求重复多次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能力,结果效果很差。首先,表现为学生的困难。学生往往喜欢关注简单的知识点,喜欢多做题,对于解题的思路、方法的总结、误区的研究有很强的畏难心理,长此以往,能力得不到提升,问题也会越积越多。其次,表现为教师的困难。面对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教师有着很大的压力,他们往往会关注眼前的任务,放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为例,一些教师更注重简单知识的掌握,常用默写、背诵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并且认为这些是基础,连记都记不住怎么做题?实际上,这样的思维恰恰是对有效教学的忽视。所谓一轮复习应该是更重视知识的理解、区分,知识结构的整理,解题思路、方法的训练,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达到有效,学生只有真正会了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进行答题。
就高考而言,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会考试。基于这一点,凡是考试中学生犯的错误,都说明教师平时的教育并未达到有效;凡是考试中学生达不到的要求,都说明教师平时并未严格执行有效教学。
就高中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应该是通过教师的深刻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区分、运用。例如,政治生活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位的理解,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和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只是简单记忆,时间长了学生还是会遗忘。教师的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充分地体会这两句话的内涵: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入手,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然是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很多时候都是间接通过选举人大代表来实现,而不是亲自去做,这也证明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与标志。
高中政治题目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明白看材料主要是对材料中心思想的把握。如果不能把握中心思想,学生很可能会根据材料中一些表面的联系来做题。所以,学生只有正确把握材料及每个选项的中心思想,才能真正区分,正确答题。例如,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26 题:材料中心思想是人类通过人工智能创新运用过程发现了很多问题,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答案应该是选D 选项“具体科学需要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如果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这个中心思想,只是简单读材料,很可能会错选A 选项“哲学源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本题中心思想是材料的启示: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材料反映问题的原因和过程的分析。因此,所谓有效教学应该是教师教授学生真正可以答题的有效方法和要求,并通过一些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就高中政治主观题的一些常规要求和方法,应该是教师先总结一些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如何在答题中使用,再让学生解读材料,进而给出答案。例如,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37 题(3)问:请你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为主题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要求:(1)综合运用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知识。(2)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3)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二百五十字左右。本题知识范围是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知识,认识论范围较小,学生如果对于这一部分知识框架很清楚的话,找出答案并不是很难。文化生活范围较大,学生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解题,往往分数会很低。学生常见的答案有以下几种:一是随便写了一些文化生活中的知识,如文化的重要性等。二是只写了具体的建议,没有写文化生活道理或写的道理不全面。三是写了有针对性的文化生活道理,忽视了针对问题本身的建议。综上所述,教师平时应该教授学生做这一类题的方法:正确把握材料设问的中心思想,正确把握题目的知识范围,给出答案。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做到有效教学,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都要努力去实现。只要教师对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实现最终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