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波
我看过不少周华诚老师的著作,其中最难忘的当数《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那么今天借用此书名来写这篇简评想来是自然的,就像稻草与秧的关系。
这篇文章乃至他的其他作品都有一个特点,用干净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我。读之,像喝了一盏清茶,像手执蒲扇清风拂面。要做到语言的干净其实是不容易的,比如这个题目“秧在空中飞”。换了别人可能是“向空中抛秧”“秧在空中飘”。我们来看第二个,如果把原文题目的“飞”字改为“飘”会怎样?“飘”显得轻浮,那是浮云,是柳絮。而“飞”才能表达秧那份沉甸甸的希望,那扎根土地的淳朴。虽一字之差,意境却截然不同。
秧在空中飞,听起来像一个童话故事,像哈利·波特那骑着扫帚的故事。这其实是一个小型的、闭门的、安静的田间劳作,是一个讲给城市听的童话故事。在这城市化越来越彻底的今天,还有多少大人记得插秧?又有多少同学了解这古朴的农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童话故事!
秧没有束缚地在空中飞,那可成仙女散花了。作者笔下的扎秧与我故乡的手法一致,只是取材上有所区别。在我们老家用稻草捆秧,记得有这一对名联“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秧在空中飞为什么好看?这样的飞翔大概真是它们一生中离大地最远的时刻。从撒种子到长个子,从青到黄,直到被收割,哪怕是被捆成一束束的稻草也都紧紧地与大地连在一起。人们在空中画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之时,伴随着呼呼声,它在想些什么,会不会有一种眩晕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秧在落地的瞬间,溅起一片水花,那是泥水的欢呼,那是土地对秧苗的欢迎仪式。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呢?像不像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老师介绍后,你们鼓掌欢迎?
我们习惯了让自己往前跑,但插秧却是一件以退为进的活动。看到他们插秧,我忽然想起曾经那个少年,还真是“兴奋冲动—全情投入—激情消退—渐渐烦躁—生发厌倦—痛苦煎熬—咬牙坚持—心静如水—心生欢喜”的过程。三年级的那个暑假,父亲教我插秧。他的理由可能是为了让我多一份生存的技能,不至于读书不成没饭吃。而我其实是为了好玩,兴奋地抓起一把秧苗学着大人模样后退。我为了得到父亲、路人的夸奖,全身心投入其中,可没多久激情便消耗殆尽,慢慢衍生出烦躁、厌倦。觉得过了很久,我起身,一手抓秧苗一手叉腰,转身往后看,田埂却还远远地在后面发呆,身后还有一大片空白等着插满。就这么起身,面子上总是挂不住的,自己选的路怎么也得走完。于是我只能独自煎熬,咬牙坚持着。每插一棵秧苗,我的腰就传来一阵断裂般的酸痛。可能是痛得麻木了,我开始尝试着忘记身后的彼岸,与其说心静如水,不如说是机械地运行着。一棵一棵,一行一行,直到无路可退,直到我一屁股坐在了田埂上。我站在田埂上骄傲地眺望,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插完了这一摊,完成了一块属于自己的作品。多年以后回忆,其实最深刻的道理就蕴含其中。不问成绩,埋下头,脚踏实地地做事,当你蓦然回首,竟发现自己已前进了一大截。
“云在青天水在瓶,稻友田间缓缓行。”这是类比,是衬托,是一群与土地为伴的稻友的携手前行。
在约稿的时候,乍看这段演讲目录略显多余。出于礼貌,我征求了作者是否可删的意见。周老师说最好不删。我又仔细品味着,发现这些看似天南地北,毫无关联的目录其实都指向“梦想”和“真我”。
“鸟鸣密集,密不透风,像连绵不断的雨。”周老师采用通感,从侧面描写了乡村环境之美;而“我发现自己是在丛林的帐篷里醒来的”,又从侧面描写了乡居的舒适,如梦一场。那种才六点多钟就被鸟叫和阳光叫醒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种享受。
最后,周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一棵树……出现在头顶”。这样的一条朋友圈哪怕没有表情也无比生动,哪怕没有配图也是流动的画卷。
这样的夜晚是舍不得太快过完的,这样的稻米书是舍不得太快写完的。
一句话作文
我家的鹦鹉很漂亮。它的脸颊上有一些蓝紫色的小斑点,脖子上像系着嫩黄色的围巾。它仿佛穿了一件黄黑相间的虎皮大衣,尾巴像一把放射着蓝绿光芒的宝剑。
——安徽省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碧桂园分校四(9)班 李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