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九年制学校 楚振杰
随着“立德树人”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了高度重视。所以,小学品德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小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如下分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发挥示范作用。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地把自己的讲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的教科书保持得整洁干净,并做到衣着得体,举止大方,不乱扔垃圾等等。这样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主动地把自己的课桌擦得干干净净,把自己的课本保护得洁净。此外,学生也会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教师也可以给同学讲一下老师开会时保持安静,认真听领导讲话的情形,这样学生在听讲时也会想到老师们的做法,自己也会有样学样,认真听课。教师在见到同事、学生时也要以身作则,主动打招呼,这样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带动下,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总之,教师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规则的价值与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规则无处不在。行走在马路上,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乘车规则;旅游的时候,我们要遵守景区的规则;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影院的规则;参加考试的时候,我们要遵守考试规则……只有主动地遵守这些规则,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则以及制度,从而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比如:在教师上课时,学生有问题时和回答问题时要举手发言,不可七嘴八舌地一起回答,下课活动时也要保持卫生,不可大声喧哗;在教室走廊活动时,要注意谦让,不可乱挤乱撞。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良好环境的营造,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那么学生就可能会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有鉴于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构建优秀的班集体。教师在每次开班级会议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一下和其他班级的情况,说一下其他班级有什么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争取自己的班级也可以做到。当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优良,这样的班集体才能进入优秀的行列,学生在这样优秀的班集体中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如此一来,这不仅能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利的条件,还能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早在三国时期,刘备就从“小善、小恶”的角度强调了重视细节的道理。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小的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忽视细节,忽视貌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无数事实表明,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养成了某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善虽小,也要做;恶虽小,也勿做。例如,有一次,我班的华华同学未经过她的同桌小静同学的同意,私自使用了小静的橡皮擦,并把这块橡皮擦弄得脏兮兮的。小静知道后十分生气,并气冲冲地对小华说:”你为什么随便使用别人的橡皮擦呢?”小华反问道:“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橡皮擦吗?怎么不可以用呢?”听了这番话后,小静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之后,我找小华同学进行了谈话,并告诉她:“尽管这只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擦,但你也不能随便拿,毕竟没有经过小静的同意。以后,在借他人的东西的时候,应该先征得他人的同意……”听了我的教导后,小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发现如下问题:一些学生出口成“脏”,经常与其他人发生争执,甚至拳打脚踢;他们把自己的垃圾随便扔掉,见到老师也不打招呼,上课的时候总是说悄悄话。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还不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此时,教师可以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品行。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争做活雷锋,放飞童年梦”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举行“班级小标兵”评选活动,看看哪些同学比较有礼貌,上课认真听讲,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可以每次得一面小红旗,每周或者每个月累计,看看谁的最多;教师还可以举办“今天我真棒”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每周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这能使学生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以身作则树榜样,发挥示范的作用、贯彻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思想,制订合理的制度;构建优秀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环境;领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内涵;举办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等方式,把立德树人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