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
(山西省轻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想要处理好室内采暖管道的安装问题,就需要调整好管道接头以及保护层厚度的数值,让其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避免因随意施工产生其它问题。深入的分析当前我国所推行的规范标准,在连接散热器时合理化的使用管件,并设定好接头的标准,借助计算公式科学的推算出保护层的厚度数值,若其为20至25毫米时,该管道的应力维持水平状态,更加的均衡化,防止其地面在热量以及温度等的影响下产生开裂等的问题,规避随意性施工的风险,更好的满足了施工品质质量控制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所开展的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其所制定的规范要求过于模糊化,没有精确的设定好室内采暖管道系统中的地埋管道接头和管道保护层的施工标准,同时其制定的要求缺乏统一化的特性,使得其各类内容十分的矛盾,没有规定施工质量文件制作要求。
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在开展地埋管道系统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其只能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一味的去模仿地板辐射采暖规范要求进行项目的设计,该种设计要求和项目实际状况的贴合性比较差,同时其还缺少理论性依据的支持。项目施工人员在完成施工任务之后,不能及时的开展项目的验收工作,这就导致其所收集整理的图像资料不够完整,现场技术人员也无法明确的标注出地埋管道接头位置点,不管是数量还是管道保护层的厚度都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呈现出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
设置依据,目前在相关的法规、文件中关于接头设置的规定主要有以下3种:1) 在DBJ01-605-2000《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中,第6.4.4条第1款中规定:“除采用下分双管式系统连接散热器处的PB管和PP-R管可采用相同材质的专用连接件进行热熔接外,其它管材和所有管材在其它部位均不应设置连接配件。”2)在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出具的《关于垫层内埋设的塑料管道连接方式的解释》中规定:“外径≥25mm的PB管和PP-R管,经工程设计单位认可,允许在必要时进行热熔连接。”3)在《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4.9.5条第5款中规定:“户内采暖系统管道的布置,条件许可时宜暗埋布置。但是暗埋管道不应有接头,且暗埋的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在以上3种规定中,《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是最严格的,但并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地埋管道在与散热器连接的部位必须使用三通、弯头等热熔管件连接才能形成完整的供暖回路,完全没有接头是不现实的。目前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就未出现相关规定。质量控制要点,在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通过分析管道敷设方式确定地埋管道接头的位置和数量,经设计人员同意后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并与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和照片等文件共同留存。
室内采暖管道系统的管道一般埋设在垫层内,这时管道至地面的混凝土填充层就称为管道的保护层。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有:1)保护管道。目前住宅初装修竣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多数用户需要自行装修,为了防止地面做法破坏管道,就需要管道保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2)防止混凝土垫层开裂。当采暖管道埋设在垫层内时管道受热后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管道受热产生的应力,地面就会出现裂缝。为了达到混凝土工程观感质量要求,避免裂缝的发生,也需要管道保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
在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结合土建、暖通专业设计图纸,通过分析地面做法和管道敷设方式计算出保护层厚度,如果与相关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确定适合实际工程的保护层厚度,做到既可以保护管道又避免产生地面裂缝,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目前在施工安装中,室内采暖管道系统接头和保护层设置还处于无明确规范要求和施工依据的状态;同样,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也没有明确的监督依据来控制工程安装质量。地埋管道接头能否设置、设置在哪里、管道保护层厚度为多少合适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明确和量化的结果可以对工程设计及施工人员在施工方式的选择上提供帮助和参考,可以为质量监督人员提供合理的监督依据,从而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随着室内采暖管道系统的普及,地埋管道接头和管道保护层厚度的设置是工程技术人员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通过综合现有规范标准和计算管道受力的方法提出了管道接头设置的标准及地埋采暖管道的保护层厚度的取值,为地埋管道系统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避免了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做法选择上的随意性,给参建单位和业主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