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

2020-11-26 05:04:33孙明洋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0期

孙明洋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近年来,柏油冷再生技术在国内外兴起,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柏油冷再生技术是利用常温冷再生专用机器连续完成铣削和粉碎,包括抛光和部分基层在内的旧包装结构层、再生材料添加、混合、包装、轧制等工作过程持续完成,重建具有一定装载能力的结构层的过程。柏油冷再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热量消耗低,可回收废弃材料,生态效果和环境效果好。大力推广这一点,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1]。

1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

就地冷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通过再生专用机械进行铣刨翻挖,掺加一定比例水泥、新集料、新沥青,拌和成新混合料整平碾压,满足一定的道路使用功能的工艺。首先,针对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来讲,在正式施工前,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需要根据现场路面进行取样,以此实现对破碎后沥青混合料颗粒级配的准确把握。然后,结合设计配合比的具体要求,将需要掺加的水泥用量以及碎石粒径、用量准确计算出来。在此基础上,再有效设计泡沫沥青,准确掌握拌和所需添加的数量,之后基于已经明确的施工配比,使用专用再生设备来进行现场施工作业。

2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特点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特点也是其技术优势。利用该技术,可以就地建造沥青路面工程,减少材料用量,节约资源。现场施工是指采用最终的工程施工方案,在原沥青路面上进行施工作业,耗费较少的人力和物力。与传统的路面施工技术相比,它在保护原有路面的基础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工程建设成本的浪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通常在原路面上进行,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和资源,并在材料中加入稳定剂和混合料,以增加基层的稳定性。该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了工程的施工和养护周期,优化了路面结构,增加了粘弹性和强度,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进度,减少了沥青路面施工的资金投入[2]。

3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冷再生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对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将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于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时,水泥的初始凝固时间必须超过三小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原始的路面材料中的骨料的粒径必须在40mm 以内。最后,施工人员将原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应组织专门的存放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防水设施,以避免外部因素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道路施工的要求[3]。

3.2 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拌和站进行拌和,其生产速度应与运输能力、摊铺速度相匹配,此外,应安装一套水箱用于冷再生混合料拌和生产。拌和过程中,要将干拌时间严格控制在5-8s 左右,加入水与特种乳化沥青后再湿拌40s,总拌和时间大于45s,若施工期间气温较高,可增加用水量的5‰,确保冷再生混合料搅拌均匀,无结团现象。冷再生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紧急制动导致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

3.3 碾压及整平

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后,冷再生混合料可充分压实。一般来说,与最佳含水量相比,含水量可以多1%~2%,从而达到最佳压实效果。根据工程需要,可选择双钢轮作为碾压机械,碾压要求为“高幅低频,前静后振”,碾压遍数为2 遍;之后,选择单个钢辊进行碾压,要求“低幅高频”振动压实,共6 遍;然后选择胶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次数为6 次;最终压实时可选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遍数以2遍为准,以确保消除轮迹,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在乳化沥青再生段施工中,为避免失水过快等问题,可选择胶轮压路机进行两次以上碾压。

3.4 施工后的冷再生路面清理工作

冷再生路面打磨清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特定的再生深度对冷再生路面进行打磨。磨削深度必须均匀且矫正表面的粗糙度必须与施工计划一致:单个机架的铣削到达施工截面的点后,必须尝试冷再生并进行混合,然后返回到第二个施工的施工起点,最后完成整个框架的施工表面。

3.5 质量检测

首先,对压实度进行检测,通过钻芯取样检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其次,进行抗冻性检测,对检测环境进行调整,温度控制在18℃-20℃,对样品进行高温冻融处理以及低温冻融处理,反复10 次,将测得的实际数据详细、精准地记录在相关报告中。总体来说,由于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中含有水化物,因此其自身的抗冻性以及防水性都比较强,能够广泛地应用在不同恶劣条件下的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4]。

4 结语

伴随当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冷再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以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缩短施工周期,节约资源,所以需要重视对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在道路工程设计、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水泥添加量,施工前需进行性能试验验证,确保水泥剂量的合理性。将高速公路的经济、社会价值充分的发掘出来,保证其长时间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