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雅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尽管众多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对核心素养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却是所有人的共识。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维型对话课堂,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缺乏思维培养意识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记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教师更多强调的是模仿,让学生们通过模仿去记忆、去学习,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教育,“为什么?”以及“怎么样?”以至于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在这样一种缺乏思维培养意识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将很难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忽视思维能力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对话教学,这样一种对话看似非常的流利,但其实仅仅只是单向的教师问学生答,其主旨也仅限于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核心句型进行背诵练习。这样一种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对话教学方式,师生彼此之间没有有效的思维沟通,教师也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无法得到激发,进而思维能力也就无法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忽略思维品质提升 在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课堂中,教师十分重视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渗透一些目标句型。对于这样一些教学活动的设计,尽管形式有所改变,但是主旨内容还依然停留在操练语言的层次,学生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培养的也就仅仅是学生简单的判断能力和记忆能力,学生思维的核心品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锤炼语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小学英语课堂承载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素养以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会有一个单元话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单元话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和结合,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语境进行锤炼,从而有效的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2《At a party》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以生日为主题的party,然后让学生全部参与到party中来,在party活动中,学生全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教师也需要充分的融入到学生中间,并在不同的时间点为学生们创建不同的交流语境。如此,在大情境下为学生们创设各种带有语言教学目的的小情境,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展开思考,从而也就能够让学生们在活动情境中学有所得。最后,学生在活动中以及在教师的科学合理的指导下,不仅将教材中的文本语言有效的转化成为了自己的语言,还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有效的拓展了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二)锤炼情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在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真正让小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其才会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和所想。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找寻到学生有话可说的教学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锤炼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8《What can you do?》的教学中,教师拿着两张有趣的人物画像,他们分别是Tony和Fatty,在给学生们进行画像展示和介绍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画中的两个人物会怎样度过自己的周末呢?之后教师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并进行交流对话。在有趣图像的视觉冲击下,学生们纷纷争相恐后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对话课堂也就能够良好的进行开展。在教学内容情感的锤炼中,教师能够良好的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经过有效的引导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三)锤炼文化,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敏性 思维的灵敏性主要是指思维的活跃程度,其特点在于能够让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锤炼文化,可以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在文化的锤炼中,学生能够通过对比来得到文化的差异性,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待问题,如此也就大大增加了思维的灵敏性。而加强文化差异的认识、理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视野,促成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锤炼中构建小学英语思维型对话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研究,对教学方式进行良好的完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锤炼”,才能够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小学生在思维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真正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