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如何展开合作互动,让教师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这是我们需要直面的课题。教师参与互动,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激励和帮助,还能够给教师学情调查创造条件,以便作出教学调整。阅读质疑活动中,学生质疑,教师释疑;课堂演绎活动中,学生主演,教师助演;教学训练活动中,学生读写,教师评价。经过多重合作实践,师生关系拉近了,学生阅读能力得以强化和提升,可谓是双赢局面。
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主动质疑活动,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时,将不理解或者是存在疑惑的地方找出来,由教师帮助学生展开释疑活动,给学生以更多引导和解析。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是最常见操作形式,淡化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新课程改革之后,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让学生展开质疑活动,不仅能够成功启动学生主动学习思维,还能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如教学部编教材《草船借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展开质疑活动:阅读课文时,要将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以问题形式展示,由老师来回答你的质疑问题,如果你的问题设计有更高含金量,将获得一定的奖励。学生听说要自行阅读文本,设计一些质疑问题,而且是教师来回答,自然放开思维,对文本进行发掘性阅读分析,找出不少质疑问题。如:什么叫“妒忌”?周瑜和诸葛亮是一伙的,为什么周瑜却要害诸葛亮呢?诸葛亮明知周瑜会害他,为什么还要帮助周瑜去“借箭”呢?……学生问题不断涌现,而且问题设计角度都比较独特,其难度也不断加大。教师先对问题进行解读,然后对问题设计价值度进行评估,给学生带来不少鼓励力量。教师与学生展开问答合作,而且是让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种操作形式颠覆了教与学的一贯认知,具有更强教学启动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强的内容,这些课文比较适合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不妨以此作为教学发动契机,为学生布设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演绎活动之中。为让学生能够重视演绎活动,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做助演,与学生一起展开演绎操作,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演绎动力,提升课堂互动品质。
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演绎任务:武松打虎世人皆知,阅读武松与老虎斗智斗勇的一部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创编课本剧,并现场演绎,看哪个小组能够表演更逼真。注意在人物台词、动作、表情设计时,需要提升贴近性,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学生快速进入创编课本剧环节,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表演提出更多技术指导。在课堂演绎活动启动后,教师自告奋勇,要饰演“老虎”,学生当然是特别欢迎的。教师进入角色之后,与学生形成了演绎互动,演绎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课堂学习气氛被点燃。教师主动参与到课堂演绎活动之中,给学生做配角,为学生带来的学习鼓励是强烈的。学生本来是比较拘谨的,看到教师大大方方地表演,自然有了更多信心,师生互动呈现高效性,学生从表演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鲜活的。
读写训练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注意接轨学生生活认知,为学生布设一些实践性的读写任务。如实地观察、生活调查、读后感、读书笔记、即兴作文等活动,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理冲击,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条件,传授一些学法,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都能够对学生带来激励。读写关系紧密,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基础实际作出科学布设,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学生对读写活动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在读写操作形式上展开创新设计,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如教学《刷子李》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针对文本阅读情况,写一篇读后感,并在小组内展示出来。学生大多没有写过读后感,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教师现场为学生诵读了自己的读后感,并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醒,让学生顺利找到读写角度。当学生进入读写状态后,教师巡视班级,给学生提出更多针对性意见,让学生顺利完成读后感。课堂展示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展示,评选出小组代表,然后进行班级展示。教师让学生诵读自己写的读后感,并要求其他学生给出自己的评价,最后教师进行归结,对读后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矫正。一个读写活动任务,给学生提供难得学习契机,学生要充分阅读文本内容,还要对读后感结构形式有一定认知,这样才能写得有理有据,具有更强说服力。教师组织学生先点评,然后是归结性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师生合作互动自然形成,学生从这个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也更为丰富起来。
阅读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出筛选,并自觉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与学生展开共同操作,以便给学生带来更多支持和帮助。文本质疑活动、课堂演绎活动、读写训练活动,都属于阅读活动基本形式,教师适时介入其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交流,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