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新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和平小学,福建南平 353400)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从“道”“法”融合角度展开思考,不断在教学环节全面渗透道德与法治思想,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教育契机。学科理论学习、案例解析、生活对接、延伸实践等环节,都属于“道”“法”融合点,教师要科学设计和合理调度,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体验中奠定学科认知基础。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开展道德与法治学习。这样不仅直观鲜活,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想启迪。
道德与法治教材学习中,需要接触一些概念和理论内容,教师在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有意识地进行对接渗透,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道”“法”理念,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向。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担负着教育与传承等诸多责任,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意识,自然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了关于“诚信”的重要性,并列出一些生活小案例,让学生进行具体观察和评价,并对诚信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让学生对诚信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还为学生讲述了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例如,“立木为信”,商鞅变法时,为让百姓相信自己,他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声称谁要能够将这根木头转移到北门,就给他十金。后来真有人来搬木头……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故事内容,从“道”“法”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学生大多能够找到思考的方向。商鞅说话算数,这是诚信,是一种美德。商鞅变法要取信百姓,体现在法度设计上,自然形成了道法合一。教师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为学生设计思考方向,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多重思维之中,并在不断学习体验中形成“道”“法”意识。
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内容,学生对这些案例有更多认同感,这是最为可贵的教育材料[1]。教师如果合理运用这些材料展开教学引导,就会让学生自觉进入案例解析学习环节,并在不断感知体悟中形成学科认知。“道”中包含丰富道德品质内容,“法”是生活规范基础,都与生活案例有很多融合点,教师以此为教学设计起点,发动学生开展对应学习和体验,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
学生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冲突是常有的事情,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要从“道”“法”融合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当冲突发生”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列举一些亲身经历的冲突案例,但不涉及具体的人名。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很快就有信息回馈。有学生讲述因为有同学乱起外号,造成激烈冲突,甚至打架,导致双方家长都被惊动,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出面来处理这个事情;也有学生因为争抢图书打起来,结果造成其中一个学生眼睛受伤,卫生部门鉴定其为轻伤,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已经属于违法案件了。教师结合学生列举的案例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分析,从道德和法治两个角度进行渗透讲解,学生自然获得更多学习认知。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案例,目的是让学生对“道”“法”融合有更直观的了解,因为涉及案例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内容,自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有生活对接意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多点对接,这样可以促使“道”“法”的自然渗透和融合。学生在生活中时刻都会涉及“道”“法”内容,如何正确处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体现着学科学习智慧。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体验中感受“道”“法”的存在,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科能力。
学生生活经历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教学启动点,对接学生生活展开相关解析,能够给学生带来鲜活的学习体验和感知。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相关内容时,教师针对识别商品真假展开引导,如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现象,有人花钱买到了假货,给家庭造成重大损失,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家人和邻居亲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都能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很多学生都会提供一些案例信息。例如,有学生介绍,邻居家最近买来一辆电动车,据说是促销商品,可不到三天,电动车就坏了,而且找不到销售商了,后来经人鉴定,这是一辆翻新的车子,早已到了报废的地步。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这是一起购买假货的案例,如果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这里涉及哪些关键词?学生开始热议。有学生谴责卖假货的人,其道德和法治方面都存在问题;也有学生评价受害者,认为贪小便宜也是不正确的心理,只能接受吃大亏的后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对学生个性观点进行归结,让学生对“道”“法”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要想延伸学科教学实践域度,教师要有拓展意识。课外信息搜集、社会调查、生活观察、走访座谈、公益宣传等活动,都属于延伸实践范畴[2]。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洗礼。“道”“法”互融,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核心理念,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不断的实践中归结操作经验,为学科教学带来经验支持。
学生都有自己的消费经历,对合理消费也有一些认知,家庭在这方面也给了学生一些正面教育[3]。在教学“合理消费”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之初,先开展了一个调查:前提是大家都有自己心仪的物品想要购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个心愿都没有达成。如果让你列出你的小心愿,你最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学生开始填写心愿,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填写情况进行归结,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感知体验。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外调查任务:回家之后,就你的心愿开展家庭调查,你的父母会满足你的心愿吗?如果父母不同意,其理由是什么呢?你能够理解父母吗?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经过一番实践,学生在调查中有了更多的信息回馈。有学生调查发现,自己的心愿太高了,超出了家庭消费能力,当然是不可取的;也有学生认为,父母不是没有这个支付能力,而是担心孩子形成攀比心理,故意不满足孩子的心愿。从这个角度看,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教师对学生调查情况进行关注梳理,从道德与法治角度展开解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道”融生活,“法”在身边。教师从生活角度展开教学布设和组织,可以促使学生快速进入生活感知体验环节,自然地形成学科认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推出“道”“法”融合理念,符合学生学习认知成长的基本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经历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分解学科概念,实现道德与法治的顺利对接和融合,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形成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