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实验小学 江西 宜黄 344400)
文学创作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文章”。想要让学生写出感情充沛、思路新颖的文章,就需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体味生活情感。如此,才能使学生爱上写作,并写出充满生活趣味的文章。由此,本文分析研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途径。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语文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写作教学,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肚中无墨水,不知如何下手,甚至读不懂写作的题目,一通乱写。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流水账一类的,还有的学生明显是套用作文模板,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无法体现小学这一阶段该有的创造力。这些,都是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
新课标提出,现代小学生培养需要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小学语文写作也是一样。写作本就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过,才能获得触动,从而写出有神韵的文章,使文章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也因此,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收集生活素材的习惯,有其重要意义,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其知识积累。
2.1 生活情境创设,激发写作热情。情境创设,是小学阶段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其和生活素材相结合,能树立学生这一课堂主体,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解。学生自发积极的思考,将课堂创设情境和生活相连接,能更好的进行写作[2]。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写“我的植物朋友”的时候,可以以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然后问学生有没有种过植物或者在回家的路上有没有看到过小花、小草一类的。在学生肯定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一想自己种的植物和看到过的小花、小草有什么特征,是什么颜色,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看着图片,思考自己种的植物,对于印象模糊的学生,教师让学生回家以后观察一种植物,制作记录卡,将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导,能使学生对写作主题燃起兴趣,从而积极去观察,写出一篇观察仔细感悟深刻的文章。
2.2 培养观察习惯,积累生活素材。许多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觉得缺乏素材,因此写作的时候迟迟下不了笔,或者写出来的文章空洞虚假,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生活是丰富的素材库,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时间一长,一些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事件记忆就会淡忘,最终什么也没留下。对此,教师应当发挥其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自己先做一本小本子,将生活中的事物记录下来,然后在班上进行展示。之后,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小本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件,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看了哪些动物;和小伙伴玩耍赢得的比赛,内心体会感受,以及喜欢的书本读后感想等。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在实际写作时,学生就能够果断下笔,挥洒自如。
2.3 开放作文题目,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当多采用开放式作文题目,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如果教师只安排学生写没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或者作文题和生活联系小,那样只会限制学生思维,使创作出来的文章死板无趣。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命题作文写作,给出“掌声”这一话题,然后和学生讨论其由“掌声”引发的想法,再依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命题,如题目可以是“迟到的掌声”、“掌声让我进步”、久久不停的掌声”等,如此,既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也能让作文题充满生活性和开放性。
2.4 组织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经历。当然,教师想让写作教学能够和生活充分联系,还可以通过课外时间来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生活阅历和丰富生活经历,还可以根据实践内容来进行写作[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文明环保行动,打扫楼道,清理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绿色环保”为主题来写一篇小作文,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融入自己的情感想法,最后创作出的文章,自然十分真实和有说服力。实践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又强化了学生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更符合其学习心理特质,学生兴趣高,教学效果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开放作文题目,以及组织课外活动,来赋予学生写作以真情实感和生活韵味,全面提升其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