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克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服装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冰雪文化是富有地域性的文化形态,世界范围内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东北亚次大陆的国家。在我国,以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为主要地域。如何将冰雪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完善冰雪旅游产业结构,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发展,是促进吉林经济振兴的题中之义。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从美学角度对冰雪文化进行形象展示与价值解读,从经济学角度完善冰雪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从文化学角度对冰雪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保护、传承与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冰雪文化是以冰雪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冰雪物质形态为媒介,在地域经济、民俗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在我国东北,漫长的冬季自然环境塑造了丰厚的冰雪文化,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隐性与显性的文化内涵。各族人民在冰天雪地的生态环境下养成了直率豪放的性格特征、简朴粗犷的生活方式、诚实信义的价值取向、丰富多元的民俗习惯、原始本真的民族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服饰文化、冰雪饮食文化、冰雪交通文化、冰雪游艺文化等。
冰雪服饰文化方面。多样的地貌特征,形成了服饰材料款式的巨大差别。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擅渔猎,冰雪服饰以鱼皮、兽皮为主要原料。赫哲族喜欢穿鱼皮套裤,狩猎捕鱼时具有抗寒防水护膝功用;鄂温克、鄂伦春族利用秋冬两季狍子毛长浓密且皮厚结实的特点,制作出冬季狍皮大衣,既保暖又防寒。朝鲜族、满族擅农耕,服饰多采用自织自染的棉麻材料,其上缝制精美图案,美观又实用。冰雪自然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服饰,宽袖大袍,淳朴厚重,平面剪裁,不显露人体曲线,人体与衣料之间保留空间,防寒保暖呈现端庄大气的美感。[1]
冰雪饮食文化方面。冰雪环境下农作物不生长、大雪封山无法狩猎,人们便在秋季丰收及狩猎丰厚时储备整个冬天的蔬菜、果实及肉类,形成冰雪地域独特的饮食文化,创造了窖存、腌渍、晾晒、冷冻等多种食材储存方法。深挖的地窖贮存大量蔬菜水果;一米高下的大缸腌渍脆脆的酸菜;粘豆包、大豆腐,放到缸里冻起来随吃随取;梨子、柿子或晾晒成果干或直接冰冻,吃起来别有风味;猎物埋在雪地或放置木槽浇水冰冻,一个冬季都可保持肉色鲜美而不变质。严寒冻土并没有难住勤劳智慧的东北百姓,人们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冰雪饮食文化。
冰雪交通文化方面。雪橇是东北民族传统出行、逐兽、载物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单人滑板、人力牵引雪橇、畜力牵引雪橇及动力牵引雪橇几种形式,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冰雪游艺文化发面。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抽冰陀螺、赏冰灯冰雕等冰雪活动一直在民间沿袭,长盛不衰,是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冬季娱乐与健身项目。
文化是一种构架, 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 有自身的规律。[2]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冰雪文化在民间生活中逐渐弱化和淡化。但源远流长的冰雪智慧、冰雪精神、冰雪民俗、冰雪信仰依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雪橇从运载工具转变成娱乐手段、滑雪从出行方式转变成体育竞技项目、冬捕从“春捺钵”辽代皇家活动转变成百姓文化旅游活动,冰雪文化旅游既吸引着非冰雪地域人们的到来,也日渐成为冰雪地域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承载冰雪文化旅游宣传、纪念、艺术展示等功效的旅游衍生品需要呈现冰雪文化,传递冰雪文化,促进冰雪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与游客形成情感共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需求开始从自然景观的游山玩水向希望更多地了解地方特色、理解地域文化、感受地方风俗、体会地方历史等深度旅游转化,这既给地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与商业机会。吉林省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冰雪文化资源,“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自然生态类节庆”;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荣获全国冰雪季滑雪旅游区十强荣誉称号并位居榜首。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民俗体验、冰雪运动健身、冰雪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呈体系化快速高质发展态势。《2018~2019年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全省接待游客843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8%;实现旅游收入1698.08亿元,同比增长19.43%。但数据显示,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景区费等基本消费支出占比较大,为70.6%;娱乐、购物等支出仅占22.5%。[3]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产业蓄势待发,但衍生品市场却呈滞后状态。文化挖掘深度不够、设计元素把握不准、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购买力低下,阻碍了“冰雪+”全产业链联动融合发展,迫切需要设计开发富有冰雪文化属性的旅游衍生品。
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开发的生命力在于“文化”,是基于旅游地域文化梳理与解读的形象创意与转化。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开发承载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属性,但研究发现,冰雪文化挖掘不足严重阻滞了设计开发发展。各大旅游景区以核桃摆件、冰雪风景明信片、各种卡通图案的小镜子、绚彩艳丽却无文化含义的围巾等为主要产品,进出衍生品店的游客很多但购买产品的却很少。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导致衍生品审美性、思想性较差,冰雪文化元素设计创新把握不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识别性不强,制作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购买力低下,制约产品的美誉度以及旅游衍生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应深入吉林省寒土文化、感受北疆自然风情、感知北方民族民俗审美,在深切感悟冰雪文化及吉林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解读。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平均气温-11℃左右。地貌形态丰富,差异明显。东南部山地,中西部平原,山丘、湖泊、草甸、湿地、沙地形态各异。长白山冰雪的壮美、松花江雾凇的奇幻、临江雪村的诗意等独具冰雪自然文化特色的景观,奠定了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也构成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创作的丰厚素材。“夫天者,人之始也”[4],自然是艺术创作之本源。冰雪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其形态无需人工雕刻就具有得天独厚的美学价值。六角的雪花形态万千、神奇幻妙,引发众多文人墨客的奇思遐想,为之吟诵抒情;冰封的河面一道道龟裂的纹理直切冰层深处,深邃看不到尽头,无数水泡静止在不同层次的冰层,宁静却灵动;传统北方民居清晨窗户上布满的冰凌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作,图案精美,幻化无穷。北方冰雪的自然形态,激发了设计师无尽的想象,将冰雪自然形态进行艺术创新演绎,是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最直接而显效的设计方向,也是永不枯竭的设计源泉。
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5]对于自然文化的挖掘,文化衍生品创作应着重于艺术再造,而不是景观再现。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开发不能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再现,而应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情感去体悟冰封雪飘辽阔土地上的冰雪情怀。
民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民众在不断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共同分享、不断传承、不断进化的生活习俗及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呈现非物质文化形态。当下,科技协同的高速发展,促成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格局,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却愈发注重文化多元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在保护传承独具自我特色的文化形态,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争夺战争。[6]民俗文化是在一个国家、地域、民族中的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呈现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及思想感知,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北方民族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地域,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展现,是对外交流的自我身份印证,是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创作的生命之魂。
林毓生先生指出:“传统的符号及价值系统经过重新的解释与建构,会成为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仍可维持文化的认同”。[7]吉林省内涵盖55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锡伯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民俗文化丰富多姿。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长白山采参习俗、朝鲜族传统婚礼习俗等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吉林省的辽阔地域内,保留着丰富的萨满原始文化形态,存储着萨满民俗文化的纯正基因。九台莽卡满族乡的部分家族还传有原汁原味的祭祖祭祀仪式,吉林市乌拉街镇也有大量的萨满文化遗存,这两个地区被誉为“萨满活化石之乡”。任何一个民族的成长,都必然有其自我的核心文化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任何地域的演进和发展,也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支撑。网络媒体等资讯的快速发展促使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在互联网上全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其所形成的经济文化一体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刻的影响。地域文化淡薄、民族精神失落,就会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失去自我,迷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洪潮中。中国在世界上要呈现自我独特的文化性格;吉林省在中国、在世界要有自己响朗的文化声音。吉林省丰富而独特的冰雪民俗文化,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坚定基石,具有极大的文化挖掘潜力与经济发展空间。
基于冰雪文化的吉林省旅游衍生品设计开发,应着重在冰雪文化传承中再现北方民族的集体主义意识,在民俗生活品味中了解北方民族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生态旅游形态中传达吉林人民对青山绿水生态文明的倡导。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衍生品不仅仅是旅游纪念品,更多的是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冰雪文化旅游独具特色的文化身份识别。如何挖掘、保护、传承、升华冰雪文化及创作衍生品艺术形态,使其具有当代社会价值意义,将是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