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贺椋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示,无产阶级作为当时的奴隶阶级,既不能享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物,也无法确证自己是真正的人,从而,马克思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具有空想性质的几种共产主义学说展开了批判,它们的共同缺点之一就是不能真正扬弃私有制和异化事实,从而也就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社会中生成的,也是在社会中异化的,从而人的本质的复归只有在社会中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完成社会性的复归。但这种复归不是对以往的简单回复,不是要消灭以往的财富退回到原初状态以便更好”回炉重造”、重新开始。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以往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扬弃私有制和异化事实,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无产阶级;批判;共产主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章节中,马克思批判了在当时社会流行的几条空想共产主义道路。首先是对蒲鲁东改良主义的批判。蒲鲁东主张以提高工资、实现工资平等等改革工资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批判道,工资的平等和提高并没有摧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异化劳动的事实,被提高了的工资仍然是劳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劳动的全部,资本家仍然赚取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没有改变被奴役压迫的事实,他们仍然不能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异化劳动作为前提,试图通过改革工资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这不是以何种手段缓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问题,而是涉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异化矛盾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蒲鲁东的改良主义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缓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方案,他不否定私有财产、不扬弃异化劳动,工人仍然是资本家的奴仆。
其次是对粗陋共产主义的批判。粗陋共产主义主张在不废除私有财产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以此为手段铲除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每个人应当做相同的工作,发同等薪酬的工资,如果工作性质不同,那么就由所有人轮流进行。在这里,每个人的天赋也是应当被平均的,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只得按照要求轮流工作;他们不是按照自身特长自由的工作,而是为了所谓的“平等”被分配工作。在这种情况的劳动,仍然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动物般劳动的手段。粗陋共产主义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而是平均一切可以作为私有财产所占有的东西,它甚至主张妇女也是公共的,即“公妻制”。马克思批判道,恰恰是“妻子家庭制”,才不至于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准。如果把妇女当作淫乐的工具和男人的奴仆,在这一点上,是向动物的“倒退”。诚然,宁愿大家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也不愿意个别人富裕,用平均的手段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径是粗鄙的、低级的和倒退的,它无法扬弃异化事实和对私有财产进行彻底否定,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马克思又对当时流行的所谓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这种共产主义是:(1)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是专制的;(2)是废除国家的,同时也是未完成的。马克思在展开批判时表示,这种共产主义有一点是值得称赞的,即它已经开始从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去理解当代社会,用辩证的思维去理解社会组织形式。虽然这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废除国家的,政治性质无论是民主的或是专制的,仅是社会组织形式向原初社会的复归,其内部根本矛盾尚未解决,共产主义的空想性质也就可想而知。《手稿》始终以异化劳动理论作为批判当时流行的几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有力武器,展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无法使人获得真正解放的局限性,同时,批判工作也为日后马克思建立科学完善的共产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自我异化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又将是自我异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终局,它们的路向具有社会性、同一性和必然性。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就在于它能够彻底变革事物本身,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从前的一切哲学学说,既无法合理把握当下那个被否定的社会的实质,也无法理解被否定之后的社会的真正走向是怎样的。至于如何解决现实社会所面临的矛盾,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马克思从当下的现实出发,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去把握人的积极的本质和社会的走向,强调运用实践改造旧世界。马克思在《手稿》是一部集艰难的创造过程和思想材料巨大融合的著作,是新世界观产生以前具有决定意义的“临终作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曹賀椋(1996—),男,河南滑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