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铭欣
眼下,对于中国编剧而言,似乎是等到了一个触底反弹的契机。长久以来,编剧对于影视剧的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编剧在艺术与资本、理想与现实中不断挣扎辗转。著名编剧宋方金说:“中国编剧正面临自我价值实现、市场客观需求以及资本追逐的三重挑战。”
编剧:影视剧灵魂的塑造者
影视剧的灵魂在于剧本,而剧本的灵魂,在于编剧的艺术创作。著名编剧王朔在成为编剧之前,是一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王朔的创作热情高涨,写出了大量小说,成为他日后走上编剧道路的重要基石,在那个纯粹的年代,曾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他的小说为那个年代的影视剧作品提供了大量难能可贵的文本。
“编剧”这个职业,说到底是一种文学,种艺术。说一名编剧能成就一代导演,也许一点也不夸张。
早期,著名导演冯小刚也只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美工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王朔一起合写了《编辑部的故事》,因而走人大众的视线,冯小刚早期的电影中,也一直有着王朔的身影。在冯小刚的电影《私人订制》中,王朔作为编剧,“订制人生”的概念让人拍案叫绝。
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也开启了导演姜文的电影之路,并成就了他的电影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赵宝刚把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拍成了电视剧,自此开启了事业的“春天”。
王朔之于众多导演,就像叶大鹰所说:“王朔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旗帜。”
一个好的编剧至关重要,对知名导演来说也是如此。陈凯歌在拍《霸王别姬》之前,遭遇了事业的低谷期,急需一部好电影来重获投资方的信赖,他拿着《霸王别姫》找到芦苇,希望芦苇能担任编剧,芦苇一口答应,只提了一个要求:“你一个字儿别动,我来写”。改编过后的《霸王别姬》情节更加丰富,人物更加生动立体。正是因为芦苇,《霸王别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甚至成为陈凯歌导演生涯的最高峰。
一个好的编剧,能为故事铺上厚厚的背景基石,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剧,都离不开编剧在其中的辛勤耕耘与艺术创作。编剧之于影视剧,就好像山西人吃饺子要蘸醋,否则,是“没有灵魂”的。
黑泽明说:“弱苗是绝对得不到丰收的,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编剧,就是影视这座机器的中枢神经。”
而编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关于“艺术”的角色,直到资本掺和了进来。
艺术与资本碰撞中的编剧
如果中国的影视行业像之前那样发展下去,编剧潜心创作,导演认真拍摄,影视剧作品本该再上一个台阶,但是,没有人能“抵挡得了资本的浪潮”,艺术也不例外,当艺术被打上了资本的标签,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2009年10月,华谊兄弟正式在A股挂牌,成为第一个在国内上市的影视公司。上市第一天,华谊兄弟股价就由发行价的28.58元飙升至91.80元,暴涨221%。
这一结果,对资本来说,自然是喜不自胜,而对编剧来说,这一年,似乎是编剧行业发生巨变的一年。编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者,而是变成了资本的“附庸”,编剧这个职业不再设有准入资质和门槛。
在这场艺术与资本的碰撞中,谁掌握了资本,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在往后的十几年里,编剧越来越被排除在外,越来越被边缘化。
搜索近年来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电影的信息,随便点开两部,以《疯狂的石头》《我不是药神》为例,可以看到,关于电影的介绍,从基本信息到演职员表,再到获得了多少奖,总共有将近几十页的篇幅,顺着电影的介绍点开导演的相关信息,篇幅也有七八页,然而当在众多的信息中好不容易找到编剧那栏,复制粘贴搜索这个编剧,他的信息却只有寥寥一两页。
虽然影视行业中还是会设有一些编剧奖项,但还是不够。对于观众来说,没有人认识张承是谁,岳小军是谁,也没有人认识韩家女是谁,钟伟是谁。更何况在他们的名字之后,还缀着导演宁浩、文牧野的名字。在“名导演”的光环下,人们几乎看不到编剧。
观众只知道,一部电影好看,是导演拍的好、演员演技好,“是否能吸引我、打动我”才是观众关心的;当电影不符合观众的预期,或者电影情节线不完整,讲得乱七八糟,除了吐槽演员演技堪忧、“不如旁边的台阶演技好”,更多的就是吐槽编剧,想要“给编剧寄刀片”。
资本掌握着主动权,结果有目共睹。诚然,资本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但实际上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控制下的艺术,正在慢慢失去它原本的样子。
在资本的掌控下,编剧就像是“工具人”。资本要捧演员,于是换角加戏;要迎合市场,于是不顾角色设定,启用“鲜肉流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视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几乎不由编剧决定,而因此导致的结果却由编剧承担。
但是编剧何其无辜,在电影筹备这一方失去了话语权,另一方还要承受来自观众的质问。一位编剧曾说,在资本的要求下,连导演都要听投资方的,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编剧,如果投资方对剧本不满意,编剧就只能改,哪怕改到“面目全非”。很多时候,编剧修改自己的剧本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能不改吗?投资方连导演都可以换,更何况一个编剧。编剧作为剧本的产出者对剧本失去了话语权,反而对剧本一窍不通的投资方决定着剧本的修改与否。试问,这样产出来的剧本如何成为“佳作”?
可怕的是,在这场资本与艺术的碰撞中,影视剧的制作变得舍本逐末了起来,剧本怎么样不重要,演员好看就行了,能吸睛、能赚钱,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呈现效果资本并不在乎,在这场博弈中,“受伤”的总是夹在观众与资本之间的编剧。
好编剧都去哪里了?
一个好的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创作周期至少需要八个月,甚至两三年,但在资本“大干快上”的生产惯性下,很多有良知的编剧为了保证作品质量,只能减少创作。显然这与资本的要求并不相符。而在IP改编盛行的浪潮中,老牌编剧仿佛被“逐出”门外,好的编剧有自己的操守和职业道德,他们要么与固定的大导演合作,要么自己当起了制片人或导演,并不参与市场化的创作。
编剧九枚玉在谈及自己的创作过程时说:“自己每写一部戏,前期至少要准备两年时间,做大量的人物访谈及行业内采访调查、素材收集整理等工作,然后才能进入真正的写作环节。一集戏最后总成稿字数是15000字~20000字,一部戏要写三四十集,基本上有七八遍的修改。”
在老牌编剧还在挣扎是否继续创作时,很多刚从校园出来的青年编剧,墓地发现社会和他们想象的不是一个样子,稿费能不能到账、会不会被骗稿骗创意、有没有署名权,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把对戏的推敲放到了最后。
目前,更多的编剧则是面临着“生存”的问题,甲方手里握着剧本的话语权和编剧的经济命脉,剧本创作就变成了机械式的“接活儿”,此时,谁还会去为了剧本奔波采访?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影视行业进入“冷静期”,也许会有一次大的调整,编剧隐隐地变回了它本身应该有的样子,基于艺术和创作的样子。
编剧们未必不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的故事,但问题是,他们被允许写多少?写了又能被执行多少?过去的辉煌终究属于过去,但值得庆幸的是,总是还有无数的编剧,心怀艺术与理想,在这场艺术与资本的博弈中,潜心创作,坚持着最初的理想,回归艺术创作本身,期待着创作出一部优秀的作品来。也许等到社会的浮躁、资本的干涉褪去,编剧真真正正受人尊重了,国产影视剧才会崛起,而不是在夹缝中求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