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特别是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要求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基层;文化;检索;五个必须
现如今,虽然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但其中也暴露出基层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一是基层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基层,乡镇、村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对农村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的作用,缺乏对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尚未适应农民多元文化需求。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高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现在广泛求知、求乐、求新的多元化需求。三是文化活动层次不高。目前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普遍存在工作形式比较单一,手段落后的现状。群众参与面窄,关心支持率低,文化活动多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文化真正的教化功能弱化。四是基层文化建设人才力量薄弱。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中,乡村两级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人员较少,多村宣传文化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文化工作的发展水平。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就业人口比例逐年增多,农村基层文化骨干相对较少,文化人才培养缺乏后劲。五是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文化的投入,但农村基层文化历史欠帐较多,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不平衡,高标准,高起点的文化设施不多,甚至部分乡镇村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仍然不健全,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因此,要从基层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从“五个必须”入手,盯热点、找根源、解难题,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实现长足发展。
一是必须积极推进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要建立形成县、乡、村、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共建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各乡镇、村可以依托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阵地,持续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的开展,在城乡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满足农民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
二是必须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服务。由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特性,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产生了许多半盲区。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有效满足和不断丰富基层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基层文化建设上,要合理摆布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及布局,提供面向基层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创作一批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随着我国实行錯时开放,提高利用效率,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推出一批特色和个性化服务,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特别是在冬季农闲季节,在县乡村三级集体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必须加强基层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目前基层文化阵地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薄弱,乡村两级文化宣传干部专职不专用现象等。多数文化站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业,本职工作变成了“副业”。乡村两级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匮乏,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协调能力欠佳等诸多问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和系统教育,很难满足新形式下文化工作的需要。文化建设方面,往往满足于每年搞几场文体活动,参加几次上级文艺演出等,创新开展工作能力不高,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要坚持培训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广大宣传文化队伍的工作水平。县级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部门多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弥补乡镇文化活动空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乡村级文化宣传人员要参与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促进文化宣传人员理论素质提升,调动广大宣传工作者争做文化宣传的传播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宣传文化工作能力,实现乡有宣传委员、村有宣传干事。各村要从村干部中抽取一名干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确保完成本村的宣传文化工作任务。
四是必须加强民间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本地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足干劲儿,广泛通过农民夜校、专家讲座、现场教学、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提升乡土人才整体素质。注重培养民间人才组织,鼓励兴建民间人才协会、联谊会、积极探索用服务凝聚民间人才,用培训提升民间人才的渠道,畅通人才引入渠道,进一步培养乡村民间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能干事、愿干事、留得住、住的下乡土人才队伍。实现“乡乡有组织、村村有队伍、时时有活动、人人有才艺”目标。
五是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必须跟上群众的需求和时代的节拍,针对基层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设备落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必须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共建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各级财政要列支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专项经费,特别是增加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培训费用及文化活动组织费用,确保正常的宣传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根基,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基层是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基层文化建设的优劣与成败,决定着我国整体文化建设的状况和水平,因此,要切实针对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基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