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一个人的四千年

2020-11-25 02:40刘汉俊
北京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舜帝

刘汉俊

故事从舜开始讲起吧。但是这个故事实在不好讲。

话说舜是尧帝亲自物色的接班人。尧帝把帝位禅让给平民出身、历尽磨难的舜。后来,舜帝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这是中国古代两次最伟大的政治事件,确立了中国政治在继承人问题上的高峰。

关于尧帝、舜帝、禹帝的故事,《尚书》里有描述。这部书能成形并流传于世,功劳当推孔子。孔子编纂《尚书》之前,书中各篇已散见,是由历代史官撰写的,孔子进行了润色修改整理,是集大成者。《尚书》里收录了一篇《尧典》,记录的是尧和舜的故事。《尧典》成于何时?有人认为是西周时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期。《尧典》篇中讲述尧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名家各执一言,法国人卑奥根据前人对《尧典》里“四仲中星”天象的解释,推论尧的时期应为公元前2357年,即4000多年前。

如果此说成立,舜的时期就在这之后不久了。

从尧帝说起是为了引出舜帝。

舜生于姚墟,往上五世祖都是平民,自小历尽磨难却能以善处世,曾辛勤耕耘于历山,渔猎于雷泽,制陶于黄河之滨,在寿丘制作生活杂品,在顿丘、负夏一带经商。从这些经历不难看出舜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尽管身处底层,但舜的品德高尚,受人尊敬,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停止纷争,哪里就谦和相处,哪里就兴盛发达。后来,舜就被尧当作帝的人选来考察培养。

从舜帝说起是为了引出皋陶。在这里,“皋陶”二字读gāoyáo(音高姚)。

皋陶的言论,在没有发现商代以前文字的情况下,是没有记录的,但口口相传的歌谣传说是最好的记载。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有三处辑录了皋陶的言论。一处是今文《尚书》中收录的《虞书·尧典》,一处是今文《尚书》中收录的《虞书·皋陶谟》,一处是古文《尚书》中收录的《虞书·大禹谟》。其中内容是从传说中梳理而成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有品质的民族,没有高德的圣贤君王是不能千古流芳的,能令世世代代缅怀的屈指能数。

皋陶就是其中一位。

舜的第一次全会

正月初一,吉日良辰,舜帝登临太庙。他深情地凝视天上的北斗,君临天下,环视四方。

三十一年前的今天,太庙还是这座太庙,北斗还是那方北斗,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他。二十八年的摄政经历,三年为尧帝守丧的静悟,舜帝觉得该有一番作为了。

回想尧帝的恩德,舜恭谨不已。自己本是一个瞎子乐官之子,父亲心术不正,母亲喜欢说谎,弟弟态度傲慢,一家人对自己不亲不爱,还常常刁难,处境困苦,好在自己不计较不自馁,以美德孝行感化他们。尧帝听说后,派人来考察,还以两个女儿相许,以进一步考察自己的德行,看看能否堪当大任。尧帝让舜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德”教化民众,让舜行使总理百官事务的权力,让舜在明堂的四门接待四方诸侯听取意见,还让舜到茂密的山林里,在雷电交加的考验中而不迷失方向。经过三年的考察,“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尧帝决定把坐了七十年的天子大位禅让于舜。舜自忖:“我何德何能,受此大恩大德啊?”他坚辞不就,无奈尧帝信任有加,美意难却。

回想隆重的禅让大典上,恢宏的尧乐《咸池》回响于天地之间,在尧帝的主持下,舜虔诚地祭拜了上天,祭祀天地四时、山川诸神,开始行使帝权。从第二个月起,舜帝就开始到东方巡视,祭祀东岳泰山,协调了日月四时,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制定了礼仪规范、礼物规定等。之后,又南巡到南岳衡山,西巡到西岳华山,北巡到北岳恒山。最后回到尧帝太庙,设礼向尧帝报告。可谓风尘仆仆,殚精竭虑。

回想三十多年来,舜帝励精图治、克勤克俭,不敢有失尧帝的重托。他把全国划分成十二个州,封十二座山设祭坛,疏通河道,以畅其流。他每五年把全国巡视一遍,让四方诸侯分别集中到四岳来汇报工作,舜帝借此检视诸侯的政绩得失,论功行赏。为整饬社会,舜帝设立了刑罚,以儆戒人民;又告诫刑官要谨慎用刑。他整肃吏治,把阳奉阴违、阿谀奉承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与共工沆瀣一气、相互吹捧的驩兜流放到崇山,把犯上作乱的三苗驱逐到三危,把违法乱纪、为害四方、治水九年而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处置了这四大罪人,民众心诚悦服,拍手称快。

此刻,《韶》乐袅袅,日照朗朗。舜帝决定在太庙与四方诸侯君长谋划国事。他命人打开明堂的四门,以倾听四方声音,明察四方政务。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幽州、并州、营州的君长们肃穆以侍。

“啊,十二州的君长们!”舜帝说,“我召你们来,是要讨论天下发展的长计啊。生产衣食必须遵守时节,这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你们要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厚德行,任善良,拒绝那些邪佞之人,只有这样,边远外族的人才能臣服于你。”

眾君长们点头称是。

舜帝目光逡巡四周,关切地询问道,四方诸侯们啊,你们有谁能够总理国家事务,率领百官勤奋敬业、奋发努力,有序有效地工作,光大先帝的基业呢?

“禹可以啊,他担任治理水土的任务,干得很好!”

“禹治水有功,有统率百官的才能。请帝明察善任!”

各方诸侯众口一词。

舜帝点点头,赞许地看着禹。

见此情形,禹顿感诚惶诚恐,赶紧叩头拜谢,连声说:“帝啊,稷、契、皋陶三人比我有德才,还是让他们来吧!”舜帝慈祥地说:“禹啊,你的态度很好,但还是你来干吧!”

舜帝把目光停留在稷身上,说:“稷啊,百姓饥馑,你负责社稷事务,主抓农业,教人们播种各种谷物吧!”然后转向契,说:“契啊,现在百姓不亲,人伦关系不顺,你任司徒,负责对民众进行道德五常的教育吧,注意要以宽厚为本噢。”

说罢,舜帝长时间注视皋陶,这位尧帝时期就担任理官的贤臣,端坐前排,恭敬地仰视舜帝。

舜帝语重心长地说:“皋陶啊,南方外族部落经常来侵扰我华夏之地,杀人抢劫无恶不作,希望你来担任司法官,依法管理社会,好不好?你可以依法管事,在野、朝、市三种场合使用墨、劓、剕、宫、大辟等五种刑罚惩处有罪之人,按五种罪行把罪犯流放到三类地方。要明断是非,维护公允,让百姓信服啊!”

皋陶俯首领命。

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皋陶,就这样出场了。

接着,舜帝又给垂、益、伯夷、夔、龙等二十二位大臣一一安排职责,要求众臣各司其职,恪尽其守。舜帝还颁布了奖惩办法。

这次会议,十二位封疆大吏到齐了,二十二位朝廷大臣到齐了,还现场推选任命了“总理大臣、大法官、农业大臣、教育大臣”等。

舜有五臣而天下治。禹、稷、契、皋陶、伯益这五臣悉数齐聚,帝臣共同研究制定了天下发展战略,选贤任能了一批干部,体现了民主集中制。

天下渐渐兴旺起来。

这是中国远古时期一次何等重要的会议!

没有这次会议,皋陶还如囊中之锥,难以脱颖而出。

舜的皋陶

英雄当生逢其时,舜帝的知人善任,给了皋陶一个舞台。四千年前的另一场高层闭门会议,则给了皋陶一个独舞的机会。

这次会议上皋陶的德政思想、法治思想、民本思想一一展示,凝成了千古经典。会议的主要出席人是三位:舜、禹、皋陶。一位是天下大帝,一位是百官总理,一位是司法重臣。

舜帝让皋陶首先发言。皋陶说:“舜帝啊、禹啊,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以德治国。先帝尧帝圣明,确立了许多道德标准,后世当继承光大尧帝的传统,诚实地推行德政,决策谋略要明智,百官要团结和谐,同心同德。”

禹插话说:“所言极是,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

皋陶回答说:“舜帝圣明,关键在统治者自己,首先要自修其身,有高尚的道德。

“哪些道德要求呢?我以为,为官者要遵循‘九德:一是宽而栗,即既宽宏又有原则;二是柔而立,即既温良又有主见;三是愿而恭,即既谨慎又庄重;四是乱而敬,即既有才干又认真;五是扰而毅,即既善听意见又果敢;六是直而温,即既正直又不傲慢;七是简而廉,即既宏大又简约;八是刚而塞,即既刚正又不鲁莽;九是强而义,即既强勇又正义。

“君王如果能做到这九德,就能处理好天下大事;能做到其中三德的人,就能做卿大夫了;能做到其中六德的人,就能当诸侯了。

“所有官位无论大小都是上天安排的,众官都要兢兢业业不懈怠。按照这些道德来谨慎修身、坚持不懈,功业就可以建成了。

“舜帝啊,我以为,要亲近九族,这是我们部落形成的亲缘关系,是联盟中最核心的部落,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本力量和核心骨干。厚待他们,使他们贤明起来,辅佐我们一同治理国家,然后由近及远,影响其他所有的人。

“舜帝啊、禹啊,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依法治国。

“舜帝啊,您让臣负责刑罚、监狱、法治,帝命在身,臣一定当好这个司法长官。臣以为,法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规则,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是上天规定了人伦秩序,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君臣之间和衷共济、互相恭敬、团结一致。上天还用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庶人五等服装来彰显不同德行,又用五种刑罚惩治五种罪人。

“还有,我们要建立一个最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那就是要德与法相结合啊!”

舜帝闻言,频频颔首。

“臣的这些话,是顺从天意的,应该可行啊!”皋陶说。

禹附和道:“您的这些话的确可行,而且一定能取得实际成效。”

皋陶谦虚地说:“其实臣什么也不懂,只不过是整日想着协助帝王治理国家,不辱使命罢了。”

舜帝、禹都点头,敬重地望着皋陶。那张脸,色如削瓜。几分坚毅,几分自信。

“臣想谈的第三点,是关于以民为本。

“臣以为,治国理政,关键是把臣民治理好。要安民,得让百姓得实惠,他们就会把帝的恩惠记在心里。

“上天听取意见、观察问题,都是从百姓中听到的、看到的。上天褒扬好人、惩罚坏人,也是根据民意来进行的。所以说,上天与下民是通达的,只有敬畏民意,才能保住疆土啊!”

听罢,舜帝若有所思,“禹啊,你认为呢?”

禹顺着皋陶的思路,谈了自己带领民众治理滔天洪水的过程,讲了自己如何教民播种百谷的故事,应验了皋陶的说法。皋陶对禹的作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会议结束,舜帝感慨万千地对禹和皋陶说:“像你们这样正直能干的大臣,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治理好天下,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助手。让我们紧紧地团结起来,为民造福吧。”

君臣一干人豪情萬丈,作歌唱和。乐官夔命人演奏乐器,《韶》乐响起九遍,百官相互揖让,并肩坐下欣赏,百鸟起舞,凤凰双飞,景象吉祥。

舜帝唱道:“敕天之命,惟时惟几。”“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意思是,“遵照上天的命令行事,时时事事都要谨慎恭敬。”“大臣们欢愉啊,君王的事业就发达,百官们就精神振作啊!”

皋陶受到感染,拱手叩首道:“舜帝的教导啊铭记在心,君王作表率啊万事将兴,慎重行事,遵守法度,不断反省自己啊就能修炼成功。”

皋陶登上歌坛,唱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意思是君王神明啊,大臣贤德,才有万事安宁;君王如果琐碎了,大臣们懒惰了,万事一定颓废!

圣坛下,一片和声。

舜帝点头称赞,行礼答谢。群臣或歌或舞,或吟或诵,一派歌舞升平、政通人和的吉相。

禹的皋陶

舜帝九十岁那天,把禹和皋陶招到跟前。舜帝说:“禹啊,我在天子之位已经三十三年了,而今是耄耋之人,精力不济,难以勤政。而你不懒惰、不懈怠,你来接我的天子之位吧,率领百官,把天下治理好!”

禹推让说,我的德行还当不起如此重任,怕人民不服啊。“让皋陶来吧,他勤勤恳恳,德高政显,民众都感恩戴德,您把帝位给他吧!”

舜帝欣赏地望着二让其位的禹,想到禹总理文武百官以来,治理山川河流有功,管理稼穑万物有方,出现了地平天成的喜悦景象,官僚机构六府三事也井井有条,为长治久安万世太平打下了基础,表现出杰出的德才。舜相信自己的判断:天下若得此贤明之人,何愁不治!

但是,明君也须贤臣助。舜要为禹选一位好助手。他把目光转向那张色如削瓜的脸。

“皋陶啊,我任命你当法官以来,干得不错,臣民们没有闹事,是因为你彰明五刑,推广五常教育,德、法结合非常有效。施刑是为了无刑,民众和睦。这是你的功劳,做得很好啊!”

皋陶躬身作谢:“舜帝啊,那是因为您的大德大恩,弘德无边啊。简约治民,宽厚民众,实施刑罚不株连他们的子孫,而论功行赏却惠及他们的后代;宽待人的过错失误,不论他的过失有多大;处罚人的故意犯罪,不管他的罪责有多小;追究人的罪责有疑虑时从轻发落,奖励人的功劳有疑虑时宁可从重行赏。与其错杀没有罪的人,宁可自己陷于不善管理的责怪。您爱护臣民的生命,合民意,得民心,所以人民就不冒犯国家的管理。这都是您的功德啊!”

舜帝听得耳顺,圣心满满,说:“假如说我能够遵从人民的意愿来管理国家,像风一样鼓动四方的人民,都是因为你的美德啊!”

那年正月初一的早晨,禹在尧庙接受了舜的任命,像当年舜受命于尧一样。皋陶和其他百官受命辅佐帝禹。

当年禹受舜之命治理江淮水患时,婚娶三天就出发了,后来因任务繁重过家门而没有回家。孩子出生了,禹也没有顾得上回家看一眼。由于兢兢业业地治水,业绩明显,赢得上上下下的称赞。

皋陶由此对禹的德行由衷地敬佩,他到了禹治水的地方,召集当地民众,说:“长者们啊,贤人们啊,禹做的事是关系你们生命财产的大事,你们要支持他,服从禹的领导啊!”“你们要不听禹的话,不支持他治水,作为法官,我会用刑法来惩罚你们的。”

在皋陶的支持下,禹取得了功绩,舜帝的圣德也就彰显出来,得到民众的拥戴。

如今,皋陶决心全力辅佐帝禹,创造和制定一系列德治与法治的条文,以达到天下大治、天下兴旺的目的。

譬如,继续推进“五典五惇”,即让人们都遵守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伦常次序,而且使这五种关系固定下来,社会就和谐稳定了。“以弼五教”,即树立五种教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理道德规范。“天秩有礼”,即定下“吉、凶、宾、军、嘉”等“五礼”,吉礼即祭礼,凶礼即丧礼,宾礼即对外交往礼仪,军礼即约束部落成员形成战斗力的纪律,嘉礼为民众日常中的喜礼。礼制的确立,从此规范了国家的礼仪、社会的秩序。

譬如,继续实行“五刑五用”“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等政策,即设五种刑律用于五种用途,这五种刑律分别是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刑,分别在野外、朝上和市区三个地方执行。也可以分成五种罪行进行有住所的流放,可以分别流放到三个远近不同的地方。“五刑”也有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五种刑法之说,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的薄刑。让民众“明于五刑”,知罪而不犯罪。“五刑”创我国刑法之始。

皋陶奉行先帝尧确立的道德标准,制定出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为让天下民众遵从道德礼仪,皋陶强调天人合一,主张“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同时还告诫帝王臣民要修身、明德、敬天、慎罚和安民,遵循天道、自然之理。

皋陶设计的法律制度强调司法公正与审慎司法,层次严谨、逻辑严密,严而不酷,疏而不漏,在社会上推广效果很好。

皋陶还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他把经过周密思考、严密论证的法律条文,归纳成《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帝禹审阅,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律文书《狱典》就诞生了。

第二件事他发明了一种办案的方法:在大堂中供奉一只独角兽獬豸,一旦发现谁有罪,独角兽就用独角顶撞谁,十分灵验。“獬豸断狱”体现了皋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断案如神,更彰显出司法公正、社会公平是皋陶司法的终极目标。

“皋陶制典”“獬豸断狱”成为中国历史上依法治国的经典。

皋陶辅佐尧、舜、禹三帝,克己奉公,呕心沥血,为天下大治、万民和谐立下汗马功劳。

正当禹帝想第三次举贤于皋陶,把皋陶作为帝位继承人时,皋陶却因积劳成疾病逝。终年106岁。

皋陶的四千年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思想峰峦苍苍泱泱。

回望中国的古代思想史,2500年历史须看孔子,4000年历史当看皋陶。皋陶,是中国第一个思想高峰。

皋陶勤王有功,德高望重,虽然没能最终登上帝位,但后世把他与尧、舜、禹一同并列为“上古四圣”。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把皋陶与“五帝、三王、孔子”并称为“人之圣也”。

中国历史上,皋陶是唯一被誉为“圣臣”的人。皋陶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的思想。

皋陶生活的尧舜禹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的晚期,天下无序,部落林立,有“万国”之喻。信仰习俗不一,苍生无范,蒙昧混沌。他制定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规范了部落之间和部落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秩序,形成了新的联盟制度和文化形态,并固化为治世方略。

皋陶的这些动作,为融合夷夏关系,形成华夏民族,产生国家形态,奠定了原始的基础。人类社会秩序拨乱为正的归顺者、社会阶层框架的创立者。这是先秦社会的第一次政治和社会改革。

皋陶是中华文明曙色中的第一轮朝阳。

我们可以给皋陶这样一个评价:他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政治家、思想家,是思想家辅佐政治家模式的开启者,是中国四千多年来政治文化的拓荒者,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首倡者,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首创者,是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尤其是民本思想的开源者。他创造了中国先秦时期政治文化史上的诸多第一。

譬如,皋陶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贡献者。作为辅佐过三代君王的重臣,皋陶有着深深的民本情怀,主张明刑弼教、以化万民,强调既要治民、管民、驭民,又要重民、安民、爱民、惠民,关注民生,听取民意,这些理念成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源起。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即来源于皋陶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譬如,皋陶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立者。用系统的道德理念约束人的行为,用完备的礼仪制度规范社会秩序,从德行中引申出仁政,從礼制中提炼出法治,这是皋陶的贡献。君德、臣贤,方能民安、世治。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字:“仁”。正是因为皋陶对仁政的提炼与倡行,才有了《尚书》所说“德自舜明”、《史记》所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局面。皋陶的思想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成为儒家理论学说乃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

譬如,皋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奠基者。他提出了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为转移的“天意”,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客观规律,这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先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社会运动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思想革命。尽管皋陶没有直接指出司法运行与四季变化之间的关系,但可以从他的言论中提炼出“天人合一”“德配天地”的观念,这成为汉儒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

譬如,皋陶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是中华法系的开山鼻祖,面对上古时期的自然异象环生,社会混沌无序,怎样才能让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他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建立了上古社会最早的纲纪,划定了中国社会最早的人际关系原则和行为规范,规整了天人关系、神君关系、君臣关系、臣民关系等,从此天下有“法”可循。皋陶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看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思想必须体现人道主义、民本思想的道理;看到了于法周延、于事简便、重在执法的道理。“皋陶制典”“獬豸断狱”的故事,体现了皋陶对公正司法与秉公执法的理解。皋陶天生一副法官相。荀子在《非相》中描述“皋陶之状,色如削瓜”,一个面色青绿的法官形象跃然而出,这正是“铁面无私”的由来。作为一个司法文化符号,皋陶被自古以来的监狱奉为狱神,建庙造像以祭,狱吏和犯人都要顶礼膜拜。宋朝的《泊宅篇》里记载:“今州县狱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皋陶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司法鼻祖”。

皋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的立言、立功、立德表现在治国理政的嘉言、良法、善政,对司法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开拓。他的贡献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主导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走向,奠定了华夏文明基本框架的最初范式。他留下了思想,留下了业绩,也留下了口碑,为世代政治家、思想家所景仰,成为圣贤形象的重要代表和主要角色之一。除了本文所引用的《尚书》,还有《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儒家经典《荀子》、道家经典《淮南子》、佛家经典《牟子理惑论》等有关于皋陶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左传》中有三处涉及皋陶,唐代《后汉书》、清代监狱管理著作《提牢备考》等也都有相关记载。

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称赞皋陶:“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挚是伊尹、汤的贤相,咎繇即是皋陶,意思是,成汤和夏禹都能和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志同道合,伊尹和皋陶也能和他们的君主和衷共济。应该说,这是屈原所憧憬的政治局面。孔子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孟子称赞皋陶说:“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这些论述说明了皋陶仁政思想对孔孟思想的影响。

无有皋陶,何来孔孟!

关于皋陶的故事仿佛是讲完了,但的确晦涩难懂。史料就是这样晦涩,历史就是这样难懂。

混沌初开的历史天空,皋陶是第一颗启明星。

一位面色如削瓜的先圣,屹立在历史先河遥远的源头。他像一尊文化符号,历经4000多年风尘的磨洗依稀泛亮,身后的长河汩汩滔滔,两岸葱茏……

责任编辑 侯 磊

猜你喜欢
舜帝
楚南全州: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三)
楚南全州: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
舜帝形象创作设计
天下为家
根祖文化的圣地——舜帝陵庙
东安县芦洪市镇文化资源探讨
薪火相传
Gods of Change
中国最早的姓氏
游舜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