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专题的主题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这个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和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性成果,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内涵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三者之中,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统一和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真正能够代表和紧密团结人民群众的党,切实维护和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其次,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具体来讲,就是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做到了这四点,就能够保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要求,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这是党实现正确领导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要把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推进党的改革创新发展进程,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稳步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凝聚发展合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了我国的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是协商民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们必须增强制度自信,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能力,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途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通过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通过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通过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等各个方面,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新时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制度体系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