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体色的影响

2020-11-25 06:17郝晓波刘桂英
盐科学与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色马来霓虹

郝晓波,刘桂英,王 玲

(海底世界(湖南)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3)

马来沙水母(SanderiaMalayensisGoette)(1886),又称天草水母,属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游水母科(Pelagiidae)沙水母属(Sanderia),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的海域,属暖水性种类[1]。马来沙水母伞体扁平,直径6 cm~10 cm,具32个缘瓣和16条触手,外伞部具刺胞疣,口腕两侧缘有许多褶皱,4个间辐位赤褐色生殖腺呈马蹄形,其口腕舒展似丝带,轻柔飘逸,具有极佳的观赏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和好奇心也不断攀升,水母作为一种特殊、奇特而美丽的物种为大众熟悉。在水族馆中马来沙水母因其自然优美的形态、优雅的游动身姿为游客朋友们所喜爱。仅靠自然捕捞当然无法可持续地展现马来沙水母的生物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通过科学饲养繁殖,尝试创新饲养管理可以实现其长期性和稳定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Fenner, Peter J[2]则在其著作中详细介绍了其对马来沙水母毒性的研究;Laetitia A[3]等建立了钵水母无性繁殖分类方式的标准;国内郭嘉琪[4]等观察了马来沙水母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郭玲玲[5]等探讨了光照强度等对马来沙水母幼体生长的影响;陈华增[6]等研究了不同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生长的影响。但是对于水母体色的研究鲜见报道。从水族馆发展出发,在精确控制马来沙水母生长的外界条件下,尝试不同饵料投喂能够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何更好控制其生长以及体色变化多样性,增加水族馆展示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马来沙水母幼体为长沙海底世界极地海洋馆人工培育。试验各组相对独立,试验缸水体为300 L,盐度30‰±1‰,水温22 ℃±0.5 ℃,使用自然光照射。通过过滤缸控制试验缸水质,试验缸有独立水流控制系统,使水母始终在缸中循环游动。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饵料的分组和投喂

1.2.1.1 饵料分组

整个试验分为6组,分别投喂颗粒饲料(PF)、赤月水母(RJ)、海月水母(Aureliaaurita)(AJ)、螺旋藻+海月水母(SA)、霓虹金粉+海月水母(NA)、虾肉泥(S)。

海月水母和赤月水母活体切成与马来沙水母伞径差不多大小块状,用镊子投喂到马来沙水母口腕处,螺旋藻为片剂,粉碎后注入切好的海月水母块内,霓虹金粉为粉状物,同样注入海月水母块内后投喂,虾肉用搅拌机制成泥状投喂。

1.2.1.2 饵料来源

试验用颗粒饲料为某品牌海水鱼专用颗粒饲料(粒径0.3 mm),海月水母和赤月水母为海底世界(湖南)有限公司自主培育所得,螺旋藻为某品牌干粉压片制剂,霓虹金粉为某品牌观赏鱼只增色专用制剂。

1.2.1.3 饵料投喂

每缸投放马来沙水母6只,各试验组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为10:00、16:00。投喂量以水母胃囊饱和为准,根据其生长变化,调整每日投喂量。试验时间(T)为60 d,每10 d测量一次生长指标。

1.2.2 指标测定

记录水母体色变化,并测定马来沙水母口腕长(OL)、伞径(DM)。

1.2.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Ducan’s多重比较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饵料投喂对马来沙水母体色的影响

试验从马来沙水母(伞径约2 cm)能够正常摄食颗粒饲料、海月水母块等开始记录水母体色的变化,自主培育的马来沙水母其日常正常投喂饵料以海月水母为主,其体色成白色,选用颗粒饲料(PF)、赤月水母(RJ)、海月水母(Aureliaaurita)(AJ)、螺旋藻+海月水母(SA)、霓虹金粉+海月水母(NA)、虾肉(S)6种饵料组合的重要目的即是观察其对马来沙水母体色变化的影响,从水母幼体开始投喂,6种组合中体色变化明显的为RJ和NA组。

可以看出,RJ组马来沙水母体色呈红棕色,口腕和伞体均显色,NA组马来沙水母体色呈成橙红色,口腕显色明显,伞部仅有下部分呈橙红色,伞盖顶部仍显白色。其余4组水母颜色均为白色,无明显变化。

但是笔者发现,马来沙水母颜色的变化并不是固定的,在两组(RJ、NA组)变色的水母中,长期投喂可以保持水母颜色持久,但若停喂显色饵料,则水母颜色仍会褪去。RJ组在停喂2 d后,颜色开始消退,到第7 d颜色完全褪成白色;NA组停喂第2 d颜色即开始消退,至第5 d完全褪为白色。重新投喂饵料后水母又会开始慢慢显色。颗粒饲料(PF)组、螺旋藻+海月水母(SA)组以及虾肉(S)组不能使马来沙水母体色产生变化,在投喂过程中,颗粒饲料和螺旋藻的颜色会随水母吸收消化而消失;马来沙水母对虾肉的吸收和消化不佳,甚至会出现无法完全消化而吐出的情况,容易影响水质。

在观察6组饵料对马来沙水母体色的影响同时,也对水母的生长进行了监测,6组饵料投喂60 d周期中,除了水母生长大小不同,并未出现明显致畸形的情况发生,但PF组和S组偶尔会出现水母将饵料吐出现象,其他4组均进食良好。

2.2 6组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口腕长的影响(图1)

由图1可知,各饵料组对马来沙水母口腕长影响明显,实验结束时AJ和NA组数目口腕长度最大,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口腕长均值最小是PF和S组。

图1 6组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口腕长的影响

可以观察到,从第10 d开始,AJ、NA、RJ、SA组马来沙水母口腕长度呈梯度增长,而PF和S组的水母口腕长度几乎保持到试验结束,仅在第40 d,PF组水母口腕长度才轻微增长,期间,S组水母口腕长度甚至还出现了缩短的情况,这可能和水母的进食量有一定关系,因为PF组合S组水母偶尔会出现将饵料吐出的情况,可能导致摄食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

2.3 6组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伞径大小的影响

在60 d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水母伞径均有增长(见图2)。饲养60 d时,AJ组马来沙水母伞径最大,与其他饵料组差异显著,其次为NA组,剩余4组差异不显著。

图2 6组饵料组合对马来沙水母伞径的影响

试验过程可以观察到,6组饵料投喂都使水母伞径增大明显,从第40 d开始,水母的伞径大小基本已经固定,但是S组出现了水母伞体收缩的情况。

综合来看RJ组和NA组不仅能使马来沙水母体色产生变化,并且水母本身的生长和AJ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证明显色饵料的投喂具有可行性。

3 讨论

在自然界,马来沙水母正常体色多为淡紫色,有褐色斑点或者是纯白色、有白色斑点,海洋馆自主繁殖的马来沙水母体色基本均为纯白色带白色斑点,日常投喂以丰年虫无节幼体和海月水母为主。海洋中马来沙水母食物来源广泛,主要以卵或是幼虫等浮游生物为主,饵料丰富,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其能迅速生长并且繁殖,水族馆则难以模拟海洋环境的多样性,水母的生存环境相对封闭,从而使水母的形态特征与自然界中水母相差较大。

在试验初期选择饵料组合时,笔者以及同事考虑的重点即放在马来沙水母的体色和生长变化影响方面,甚至更多的是考虑饵料组合对其体色变化的影响。因为结合海洋馆实际出发,马来沙水母颜色仍是比较单一,需要依靠灯光来增强展示效果,通常采用五彩灯光照射来增加展缸效果,人工痕迹较重,如果仅仅是在普通灯光下,展缸水母能呈现不同颜色,从游客体验来说,无疑是一吸引亮点。

通过60 d的试验,发现马来沙水母均能够适应6种饵料组合,在体色方面,RJ、和NA组的马来沙水母显色非常明显,其中,RJ组水母整体显红棕色,NA组水母则只有伞体下部分和口腕显橙红色。这一现象令人惊喜不已,虽然在随后的试验中发现,如果停喂显色饵料,水母的颜色会渐渐褪去,但这仍然可以作为将来饲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但从生长方面来说AJ、NA组对马来沙水母的影响较其它组大,并具有显著差异,无论是从口腕长还是伞径,这两组的马来沙水母均优于其余4组。另外,S组马来沙水母的伞径甚至在后期出现了收缩的情况,观察时发现,马来沙水母在不能完全消化饵料时会将饵料吐出,在此种情况下,水母缸的水质必然会产生波动,因而影响到水母的生长,此种情况在太平洋海刺水母的养殖过程中也发现过,这可能与水母的消化机制有直接关系,具体原因目前还未发现有确认的定论。在60 d的试验过程中,笔者发现,仅投喂海月水母对于马来沙水母的生长影响最大,不论是其口腕长还是伞径大小,投喂海月水母的马来沙水母在6组饵料组合中都是最优的,杨为东[7]等在研究不同饵料对黄金咖啡水母幼体伞径的影响中也证明了海月水母作为饵料对其生长作用最佳,同样以海月水母为载体,添加螺旋藻和霓虹金粉,对水母的生长未发现有不良影响,并且添加霓虹金粉的饵料还能使水母呈现美丽的橙红色。但马来沙水母在长期食用添加螺旋藻、霓虹金粉等显色饵料后,对其生命周期是否产生影响,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日常饲养马来沙水母时,以海月水母为饵料主体仍然是最优选择,但是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以海月水母为载体,增加其他的一些显色添加剂,来丰富马来沙水母的色泽增加其观赏性,当然在显色添加剂的选择上,需综合考虑经济和其对水质的影响和天然性,比如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霓虹金粉,其添加量非常小,并且来源天然(主要为虾红素),长期投喂成本低。而赤月水母为公司培育所得,作为饵料亦可以满足投喂需求。目前仅发现红棕和橙红两种显色饵料,是否可以尝试寻找到其他颜色的显色饵料,亦或是人工添加天然的使用色素来丰富马来沙水母的颜色将是水母研究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体色马来霓虹
夜雨之下,霓虹闪烁
不同体色虎龙杂交斑的生理特性比较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性能研究
霓虹摄影
流光溢彩
英雄不开宝马来
车迟国斗法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郎骑竹马来
几种不同品系暹罗斗鱼体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