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伟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福建 南平 353000)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发展一定转变。 在实际施工工作开展中,采取干作业模式,将传统湿作业模式突破。 同时装配式建筑也将现浇式工作模式所取代,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工作。 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满足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同时,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在实际BIM 技术设计过程中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资源、行为与交付,为施工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促使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BIM 技术不单单是对数字或者是数据的集成,而是对不同数据信息的应用。 可以将其应用在设计工作、建造工作以及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数字化方法。 该种方法能够为建筑工程集成管理环境提供保障,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风险的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BIM技术属于一种数字化工具,利用参数模型对各类项目信息进行整合与应用。 并且将此类系信息应用在项目策划、运行维护工作中,实现信息共享,并提升信息利用率。 在BIM 技术的应用中,可以为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施工成本, 缩短施工周期,为施工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BIM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全流程智能控制。 BIM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智能控制,智能控制这一优势可以将其应用在造价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物资管理以及施工模拟中。 在此类工作中能够实现全流程智能控制,工作效率得到一定提升,为施工部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2)全流程协同工作。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通过对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不同设计专业的协同设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漏碰撞设计缺陷情况。 在施工阶段中, 各个管理岗位、各工作流程之间也能够实现协同,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在构件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将BIM 技术应用在其中,能够实现对不同构件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应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信息利用率得到提升。 在此背景下,工作人员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利用,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促使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得到提升。
在传统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往往采取的是人工工作方式。 比如,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没有及时得到收集与应用的情况。 这一问题的产生,会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 在此背景下,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可以避免信息收集或者使用错误情况产生。 总而言之,BIM技术对于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对BIM 技术有正确认识,将BIM 技术优势与价值充分发挥。
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在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工作中。 每个项目在施工之前都会设相应施工图纸,为后续施工工作展开提供保障。 装配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方式,对于各个构件都有一定要求。 在实际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应用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随时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 在BIM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将相应数据信息输入到BIM数据中,一旦其中的一项数据信息发生变化,那么其他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在传统图纸设计中,如果其中的一项数据发生变化,那么需要对其他数据进行重新计算与调整[3]。 这不仅会对图纸设计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会为后续施工工作展开带来影响。 在此背景下,要将BIM 技术应用在该项质量管理工作中,为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需要各个施工部门以及建设方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针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尤其是装配式建筑。 只有确保每个施工部门都能够对施工工作有正确认识,才能促使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因此,要加强对BIM 技术的应用[4]。 BIM技术可以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有效平台,在该平台中不仅能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查阅相应资料,同时可以及时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以将图纸设计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BIM技术是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合理利用,使得设计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等得到保障。 BIM 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供更加广阔视野。 在对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基础上,构建三维视野。 三维视野能够将建筑结构更加直观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并且将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尺寸等,通过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样可以为后续施工质量的保障打下基础,促使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3.2.1 在施工方案优化中的应用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中, 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BIM技术有正确认识,对吊装过程进行模拟,这样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吊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有效解决措施,促使吊装工作流程能够得到优化与完善。 与此同时, 能够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找出造成安全风险的来源,从而将风险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大型安全事故的产生。 除此之外,利用BIM 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对于难点问题,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相应质量控制方式与措施。 在施工中,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得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技术有正确认识,将施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
3.2.2 在可视化技术交底中的应用
在实际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对BIM 技术的使用,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构件内部芯片情况以及安装位置等,做出全方位把控[5]。 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在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复杂工作环节,从而安排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加强对BIM 5D技术的应用,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模拟,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整个施工工作有正确认识。使用三维可视化展开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有正确认识,同时为各个环节技术信息的传递提供保障,降低在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产生。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到不同施工方与施工内容。 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工程变更问题,以及相应的验收检验报告。 在以往信息质量传递中,建设部门采取的是人工记录方式,或者将相应数据信息内容输入到电脑中,工作人员如果想要对其中的某一条数据信息进行查找,那么将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6]。 当有新的数据信息产生时,并将其记录在电脑中, 那么可能会造成电脑中其他数据信息的丢失。 而纸质化的信息保存方式,不仅难以长时间保存,同时信息利用也将会受到影响。 为避免这一情况产生,保证信息质量,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将数据信息输入到相应的模型中,不同数据信息有着不同负责人,然后将数据信息下发到负责人手中,负责人在将信息传递给相应工作部门(见图1)。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如果在信息质量中出现问题,那么可以及时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馈, 从而将问题更好解决。 除此之外,BIM模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出工作人员想要的质量信息内容,信息得到有效利用。
图1 BIM技术在施工部署中的质量信息控制流程图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构件生产工作是其中的重点与关键,构件质量是好是坏,会对现场安装工作的展开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对后续施工、以及施工质量造成制约。 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中,对于构件生产工作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 在实际构件生产中,要对构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7]。 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在深化设计阶段中, 能够对不同构件进一步深化。 加强对BIM技术中碰撞检查功能的应用,从而将碰撞问题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实际质量管理流程( 见图2)。在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后,可以使用BIM技术构建相应三维数据模型,将建设工作中需要生产的预制构件信息,利用BIM技术平台传递到工厂。 预制工厂将会直接受到预制构件信息,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减少,防止信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丢失情况,工厂根据相应信息进行构件生产工作[8]。 除此之外,BIM三维模型可以为工厂提供更加直观的信息( 见图3),防止因为问题图纸读数差异,从而对预制构件生产精确性造成影响。 在实际构件生产中,可以将RFID芯片植入到构件中,芯片可以将其作为每个构件的身份认证。 将质量管理信息录入到芯片中,然后利用无线局域网将信息传递到BIM 模型中,使得构件数据信息也能够得到及时更新。 在此背景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 平台对构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查询与明确,使得每一个构件质量都可以得到保障, 为施工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图2 BIM质量管理流程
图3 构件开洞
在装配式建筑运营质量管理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图纸,及时发现在设计中存在的漏洞情况以及不合理情况。 与此同时,还能模拟出施工中施工材料使用情况、设计变更情况以及设备租赁情况等[9]。 在这一过程中,运营期间产生的资产信息以及设备使用信息等将会被技术收集起来,从而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全方位模拟,明确在实际施工中的施工材料使用情况、施工人员情况以及设备使用情况等。 在运营管理阶段质量管理中, 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可视化与优化性特点的应用,实现项目三维设计(见图4),降低风险的发生频率,促使运行过程能够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水平与管理水平,实现对资产、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促使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图4 BIM三维设计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对于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BIM 技术优势与特点要有正确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在相应质量管理工作中,将BIM技术与先进管理方式相结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