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娥, 曾艳艳, 王琼娜
(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 1. 肝病科, 2. 妇产科, 3. 总务科, 江西 泰和, 343700)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24 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 mL, 约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而晚期产后出血则是值产妇在分娩24 h后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研究表明,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70%的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有关[1-3]。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娩出后,不同走向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能够起到压迫作用。如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则会失去对血管的压迫,进而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时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挽救产妇生命有着重要意义[4-5]。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临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本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关元穴加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纳入标准: ① 患者均经阴道分娩,符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 ② 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等; ② 具有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的患者; ③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④ 具有精神病史患者。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28.9±3.1)岁,孕周38~43周,平均(39.2±0.9)周,孕次1~3次,平均(1.6±0.3)次; 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28.6±3.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3±0.9)周,孕次1~3次,平均(1.7±0.3)次。2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2)进行治疗, 5 s内注射完毕,然后给予持续子宫按摩,再给予前列腺素类药物促宫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关元穴加穴位按摩,具体为: ① 将艾条插入单孔艾灸箱置于产妇关元穴上距离皮肤3 cm处温灸,每次施灸时间30 min, 每天2次,施灸过程中注意调整艾灸与皮肤间的距离,以皮肤红润微痒为宜; ② 施灸后产妇平躺于床,按摩区域涂抹适量凡士林,取关元穴、三阴交,采用点穴的规范动作,顺时针方向按摩5 min, 力度柔和均匀。
记录患者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为30 min内子宫收缩明显,阴道出血量减少80%以上; 有效为30 min内子宫收缩较为明显,阴道出血量减少50%以上; 无效为子宫收缩起效时间在2 h以上,阴道出血无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 mL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产妇死亡最重要的病因。对休克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即使获救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节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因此在产妇分娩后应及时做好产后出血防治工作[6-7]。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产妇精神紧张、对生产的恐惧以及产程延长等均会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不良[8-9]。目前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缩宫素因其半衰期短、药效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临床中多与前列腺素类药物联用。而传统中医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对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护理中也有可借鉴之处。
中医认为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生产后气血不足、气虚,是导宫缩乏力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调整气血显得尤为重要[10-12]。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它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温熨烧灼,来达到温经止血、驱寒化湿、调理气血的作用。因此通过艾灸关元穴能够通过温热刺激增加子宫有效收缩,缩短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13-14]。在艾灸的基础上配以穴位按摩则可以疏通经络、活血行气。中医认为,穴位按摩虽作用于经络,但穴位刺激可传至人体脏腑,发挥调解气血的作用。产妇从妊娠开始直至分娩完成,自身生理的巨大变化以及产后气虚血亏均会加大产后出血的风险。穴位按摩有助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益气活血,促进子宫收缩以及淤血的排除[15-16]。本研究显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灸关元穴加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后,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仅采取西医治疗的患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 显著高于仅采取西医治疗的患者。艾灸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其热效应可穿透人体深入脏器,改善微循环,热刺激还能够提高疼痛阈值,配以穴位按摩有助于调节心率,缓解产妇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17-18]。
综上所述,艾灸关元穴加穴位按摩有助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