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英 胡瑞国 陈永新(通讯作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山东 济南 250014)
胚胎癌是一种来源于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1]。肿瘤细胞的大小不一,恶性度高,常在早期就会浸润局部血管或器官,经淋巴系统和血行转移[2]。原发于睾丸胚胎癌较多见,原发于卵巢者极为罕见。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笔者就本院2019 年12 月1 例卵巢胚胎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现汇报如下。
患者,女,18 岁,5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大小便无明显变化,行消化系超声示:腹腔内混合团块(考虑腹腔肿瘤);腹水(腹腔内探及一巨大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192mm×117mm,内回声不均,内见散在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周围器官受压移位,团块与双肾、子宫无明显关系,CDFI:团块内见血流信号。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深约52mm)。全腹CT 平扫示:腹盆腔内巨大混杂密度肿块,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腹膜大网膜结节样增厚,转移不除外;腹盆腔积液;肝右前叶上段低密度影,考虑良性含脂病变;感尾状叶形态欠规整,考虑发育变异可能;胆囊密度欠均匀;子宫形态饱满,双附件显示欠清;L4 椎体左侧略变扁。患者现仍有腹部坠胀不适,无下腹痛,无阴道流血,无发热、头晕、头痛等其他不适,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结肠系膜肿物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术中探查见:盆腔内有淡黄色腹水约400ml,腹壁充血,大网膜可见散在结节样病灶,肝脏、膈肌表面尚光滑盆腹腔内有一巨大实性包块,来源于左侧卵巢,占满盆腔,肿瘤上极达肝缘下,表面灰白色。右侧卵巢及双侧输卵管外观无明显异常。快速病理结果回示:(左侧附件)恶性肿瘤,倾向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光镜所见结果见图1。免疫组化染色示:SALL4(+)、OCT-3/4(+)、CK(+)、Vimentin(+)、CD30(个别+)、CD117(个别+)、PLAP(少量+)、Inhibin-a(-)、AFP(-)。再次置镜后探查见:子宫水平位,体积增大,约2 个月妊娠大小,降乙结肠表面系膜表面有一直径约15cm 的包块,表面呈紫蓝色,血运丰富,与大网膜粘连。胃肠外科会诊考虑肿瘤累及肠系膜,未累及肠管,可行肿瘤切除术。遂行“结肠系膜肿瘤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快速病理结果回示:恶性肿瘤。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回示:①(左侧卵巢)符合胚胎性癌,累及“盆腔病损”及“大网膜”组织;②(左侧)慢性输卵管炎。
图1
胚胎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来源于胚胎性腺恶性度高的原始生殖细胞肿瘤,具有术后预后差,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原发于睾丸胚胎癌较多见,原发于卵巢者极为罕见,在恶性卵巢肿瘤中仅占4%。在有关文献中报道,卵巢胚胎癌的发病年龄比较广泛,其好发于幼女及青年妇女,尤其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5 ~19 岁[3],但中老年女性不排除。卵巢胚胎癌常出现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盆腔内巨大混杂密度肿块,一般情况下为单侧,肿块直径大约17cm 左右。影像学对卵巢胚胎癌虽无明显特异性,但超声检查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本病例中,患者术中快速病理回示:恶性肿瘤,倾向生殖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示:SALL4(+)、OCT-3/4(+)、CK(+)、Vimentin(+)、CD30(个别+)、CD117(个别+)、PLAP(少量+)、Inhibin-a(-)、AFP(-)。根据卵巢胚胎癌的好发对象,应把尽量保留生育功能作为手术前提,并在术后联合化疗。手术是卵巢胚胎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因卵巢胚胎癌极易复发及早期转移,几乎半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4]。因此,在临床上,我们要加强对该病相关知识的学习,防止对该病的误诊漏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手术的彻底性以及后续治疗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及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疾病复发时仍主张积极手术,术后化疗采用多药联合,根据其组织学类型、分期、体质状态等因素,可采用PEB、PVB、VAC 等方案。本病恶性程度极高,一旦复发,预后差。另有关文献报道,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行血清AFP 和HCG 水平的检测,并把其作为卵巢胚胎癌的监测疗效和预后的标志物[5]。AFP 的持续表达可能提示肿瘤复发和转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提升,肿瘤标志物的不断研发,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相信在未来卵巢胚胎癌患者的手术风险会不断降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在平时疾病诊断过程中,应提高警惕,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要保证早发现、早诊断,使得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