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菲 刘军武 陈婷婷 王良琪
(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腰腿痛等退化性、劳损性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研究指出[1],腰腿痛等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大量中青年患者中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在临床上,腰腿痛发生多与腰椎间盘轻度膨出、局部筋膜、肌腱炎症损伤等因素有关。对大部分患者而言,由于症状较轻,尚未达到手术治疗需要,但口服药物仅能短暂缓解症状,中远期疗效欠佳,且长时间使用不良反应较多。本文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20年1 月所收治腰腿痛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神经后支阻滞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腰腿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50.15±12.36)岁,平均病程(3.27±1.59)年;对照组30 例,男19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9.95±12.70)岁,平均病程(3.29±1.60)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2]:(1)均符合腰腿痛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标准;(2)20 ~70 岁;(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腰、骶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和脊髓者;(2)需开放性或椎间孔镜手术者;(3)合并糖尿病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4)无法配合研究者。
1.2.1 研究组 完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疼痛部位及其所属神经支配区进行标注,在超声引导下,予以0.035%得宝松注射液复合0.2%罗派卡因、0.01%弥可保注射液,脊神经后支注射。
1.2.2 对照组 在超声引导下,予以0.035%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复合0.2%罗派卡因、0.01%甲钴胺注射液,痛点注射。每组均注射治疗2 次,间隔1 周,每个目标靶点注射镇痛液5ml。
治疗前后,采用JOA 下腰痛评分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分值越高表示腰部功能恢复越好。随访3 个月,疗效标准如下:(1)显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10 分以下;(2)有效:症状明显缓解,评分20 分以下;(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本研究采用SPSS13.0 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定为具显著差异。
由表1 可知,治疗前,两组JOA 下腰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 下腰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 下腰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8.05±2.37 16.35±3.28对照组 30 8.12±2.40 12.13±4.25 t-0.114 4.305 P->0.05 <0.05
由表2 可知,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脊神经后支是腰腿痛等各类疼痛的主要传导通路,对慢性疼痛患者而言,通过合理治疗脊神经后支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5]。与手术相比较,该方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且副作用较少,广泛适应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条件患者。而与传统针灸、针刀等治疗方法相比较,该方便独居创新性。在超声引导定位下,将支配疼痛区域的脊神经后支与穿刺注射治疗药物进行结合,有利于更精确将药物作用于靶点部位,既可以控制药量,又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6-7]。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JOA 下腰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为(16.35±3.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3±4.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腰痛程度减轻更显著,这可能与脊神经后支阻滞疗法作用更精确、更吻合病理改变机制有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 例、有效7 例,其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 例、12 例及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好,这可能与其疼痛控制更佳、作用机制更科学有关。
综上所述,脊神经后支阻滞有利于显著减轻腰腿痛患者疼痛程度,提升临床疗效,且该治疗方法成本低廉,易于被绝大多数患者接受,有利于产生大量社会效益,为建立良好医院形象打下良好基础,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