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悦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幼儿园 江苏 高邮 225600)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好奇心,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观察、比较、操作、试验等的过程中,展开对问题的有效发现、科学分析并尝试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合作等活动等来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在生动活泼的幼儿自主观察探究实践中,实现幼儿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实现幼儿的科学观察素质、科学分析和思考能力等的有效培养和发展,并能够使幼儿将这些获取的能力运用于现实生活实践,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促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能力、品格、精神等。接下来就以幼儿的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为例,展开对幼儿科学活动教学的具体分析和讨论:
幼儿的科学学习活动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契合的学习和观察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体验中展开自觉而主动的观察和发现,当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当他们遇到和自己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的状态和外形不相同时,他们的认识结构会发出信号,提出问题,当问题的声音不断壮大时,他们会增强自己的问题发现的信心,培养起对客观事物的认真观察、科学探究的意识,在孩子们的认真观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有效探索和发现。
所以,在《豆豆发芽》的科学观察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豆豆的外形发现,现在的痘痘和以前的豆豆相比,变大了、变胖了,那么豆豆除了这些变化还有其他变化吗?在教师的引导中孩子们能够发现,原来防痘痘的器皿里有水的,但是现在豆豆里面的水明显减少了,水去哪里了?是不是被豆豆喝掉了?豆豆还有什么其他变化吗?同一种豆豆,为什么有的胖、有的瘦,变化不同呢?为什么有的豆豆会变软烂掉呢……豆豆变软了,没有刚放进去的时候硬了,豆豆长出了小芽了……,这是豆子发芽的基本状态,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通过与刚放进去的时候的豆豆的变化的对比,能够发现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浸泡后,豆豆的变化,在对比观察、科学引导中,使幼儿逐渐明确豆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掌握豆豆发芽需要的环境,在幼儿科学而生动的学习体验中,实现对科学活动的有效认识体验。
成人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引导和帮助幼儿在科学的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变化的原因,找到问题变化的规律。将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家园结合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探究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因此,在《豆豆发芽》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们进一步发现了豆豆变色的状况的时候,发现豆豆变胖的时候,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够联系到豆豆喝了很多水,但是其中变化的具体规律是怎样的,需要孩子们通过家庭观察活动,亲子材料搜集等活动,在对科学现象的刨根究底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去认识、去了解、去实践,豆芽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而且非常简单的菜品,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家长和孩子们通过课下亲子活动的时间去研究和发现豆豆变胖变色的科学原理,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幼儿自觉地培养起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识。
随着幼儿的持续观察和探究,他们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积累到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他们懂得豆豆的变化的规律了,但是,他们的行动认识到的只是豆豆变化的冰山一角,要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实践,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让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成为一种习惯,伴随着幼儿的生长和发展。
孩子们在持续的观察活动中能够发现,豆芽变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观察到,水变色了,味道也变了,现实生活中其实这样的情形很多,比如家里养鱼的小朋友知道,鱼儿住的水里面的水要经常换,不然水就会变臭;一个不流动的水沟里面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臭……,水会变臭是因为没有换水,如果换一下水是不是就能够保持水的新鲜呢?说干就干,孩子们在倒水、换水、洗纱布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发现了保证豆豆不变臭的方法和窍门,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进一步对自己种的三种颜色的豆豆:红豆、绿豆、黄豆进行观察,在孩子们对实践活动的科学观察实践中,实现对豆豆发芽的过程的科学认识体验,让幼儿在对科学活动的自主探究实践中,实现对问题的科学理解和把握。
总之,在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幼儿的自主探究行动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学习实践中,让幼儿在兴趣的激励下,展开对科学现象和问题的积极探究和实践,幼儿的科学素养就是通过其对科学活动的积极探究和实践来有效地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