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震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刻。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转变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转变为手脑并用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利用思维能力进行探索学习。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整合已知信息,利用学习方法,然后进行联想的过程,并一步步分析最终得到最后的结果,这个阶段教师容易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科目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作为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授数学课时不能够忽视班级中的学生能力差异性现象,否则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学习差的学生则是吃不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还要兼顾班级的整体情况,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又可以因材施教,使得想学习的孩子不会得到埋没,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会掉队。
例如: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中《方向与位置》,在学习这节课中就会体现到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方面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之间相互说方向和位置,这样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数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而实物模型是将抽象变为直观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实物模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进一步的理解抽象的世界。同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东西引入到课堂中,把数学中抽象的事物变化成生活中的具体化事物,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认知。与此同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将生活和数学的学习联系到生活中,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将抽象变为具体化的事物,可以促进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下册中第六单元中《认识图形》中,教师在教授图形时,图形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进行转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剪刀,将纸剪成需要的图形,学生在剪裁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一些图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出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如何用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等,让学生来剪裁三角形,然后进行拼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将抽象的图形具体化,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兴趣一直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性格,在课堂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因此,想要进行高效课堂,就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想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课堂就需要让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去学,采取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逼着学生学习。教师要贯彻在做游戏中学习的教学理念,从而获得高效课堂,同时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发动思维进行思考,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中《测量》中,在这一单元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米尺中基本单位是厘米,对于厘米,这一节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测量学生身边的物品长度,如学生手边的文具,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通过抢答的方式,课堂的气氛得到活跃,学生也会逐渐理解到长度的概念,也有利于分米和米的长度概念的理解,学生的思维这样活跃的课堂中也会得到开发,促进注意力的集中。
小学阶段是数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教师不但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提升,总之,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能力的不同,其次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还需要将生活化的东西引入到课堂当中,变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兴趣作为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中学习,教师采取这种三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