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豪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垭口镇中心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200)
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算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也是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首要方式。随着新改革的推进,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通过绘本阅读,小学生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能开拓自己地视野,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慢慢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为了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语文思维的发散,加强小学生的绘本阅读能力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以下是本人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探究的讨论,仅供参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都没有发展成熟,对外界的事物也就没有一定的抵抗力,外界发生什么事情很容易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不良的情况,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一定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适合他们阅读的良好环境。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仅仅靠教师的引导是不行的,需要学生与家长的一同配合。教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多鼓励小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有所收获,从而巩固好自己的语文基础,不知不觉的影响小学生德育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说,教师选择一些有警示类型的绘本来让小学生进行阅读。通过让他们观看绘本中的小故事,可以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一般比较缺乏自制力,即使在课上学习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此缺乏注意力的一节课,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让学生在课上可以尽可能地学习到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目前比较重要的事情。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兴趣。
比如说,教师选择《果核战记》来供他们进行绘本阅读。这个书中的故事全是作者一个人幻想出来的,虽然这里面的人物,故事以及情节都是假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幻想。由于小学生好奇的天性,很容易使他们沉浸在跌宕起伏,充满幻想色彩的阅读中,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视野,从而提升小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思考,继而可以增强小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向我们描述出了一个又一个变幻莫测,神奇瑰丽的有趣世界,塑造出了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的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该作者就是通过大量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多维性的世界,里面的人物、情景以及道具都是千奇百怪的,而在曲折迷离的故事中又凝聚着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生活信息。通过观看这种绘本,即使学生不能亲眼见到,也可以通过图画联想出来。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海底两万里》,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大海探险的奇妙历程,书中对大海深处的细节描写以及各个部件的构造,到处体现着他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浓厚的海洋知识。里面的各类生物的讲解以及对各种收藏品的讲解,都有助于成为小学生的绘本积累素材。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绘本学习到作者的思想,将学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到今后自己的学习中。
在小学阶段,他们还不懂得作文怎么写,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找好绘本阅读书籍,让他们自己通过观看,可以找到写好句子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美字词的鉴赏能力。
例如,曹文轩作者的《青铜葵花》,男孩青铜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用心地和世界交流,女孩葵花虽然是个孤儿但是自己却非常懂事,有着苦难的两个人在相似的境地里产生了胜似亲人的情感。通过观看,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文章中的内涵可以带给学生长久的影响,让他们学会注重情感。
总而言之,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将立德树人观念与绘本阅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