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媛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南校区) 河北 承德 067000]
研究背景:自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始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以及其心理情绪变化,从其所在大环境下,多方面,多渠道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学业情绪。
研究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慢慢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因为喜欢老师或者喜欢这一学科,使得成绩上升。反之,有些学生因为讨厌这门学科或者讨厌所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使得这门学科的成绩一直处在劣质。对于这种由个人情感而不是个人智商所影响的学生成绩的因素,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成为学业情绪。从概念上讲,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所以学业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性因素。为了帮助小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业情绪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
研究方法:为了尽可能的了解学生内心想法,使学生表述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必须通过与学生沟通才能完全了解,因此使用访谈法。访谈法能够使实践更加完整,能够使研究者了解隐藏在背后的信息。本次研究主题拟订了访谈提纲,确定了访谈对象的人数。因为与学业成绩有关,所以在访谈中选取三个年级16个班级,共18名学生。从每次考试成绩的前三分之一,中间,和后三分之一的大数据中选取访谈对象。在一个月的时间,对这18名学生进行访谈。
研究对象:1—3年级学生
访谈提纲:从两大块,三大方面内容出发。即个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客观因素分为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的教育环境出发。设计了如下7个问题。
一、主观因素方面:
(1)你喜欢那个学科?原因是什么?
(2)你最讨厌那个学科?原因是什么?
(3)学习得过程中你的感受如何?
二、客观因素方面:
(一)家庭教育环境
1.父母对你在学校得学习要求是什么?他们会对你的学业进行监督与辅导吗?为什么?
2.父母对你的学习使鼓励多,还是批评多?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二)学校教育环境
1.你认为你们班里学习气氛怎么样?好在哪里?不好在那里?
2.你认为你们班得班级环境如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调查结果: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将三个年级16个班级,共18名学生在业余时间访谈完毕。在访谈得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些共同存在得问题,也存在一些特别得问题。下面我将一一列举出来。
一、对于主观因素上看:
(1)学生对学习有着自己得想法,调查中11个孩子他们喜欢学习这门学科,来自于自己发自内心得喜欢。占总数得61%。剩下得学生有一名是因为所喜欢学科很重要,另外5名学生是喜欢所教这门学科的老师,这些老师普遍使学生眼中得漂亮老师,课堂有趣,对学生有爱心。
(2)对于有没有讨厌得学科,有9个学生回答没有占人数50%,另外得50%学生都有自己讨厌得学科,讨厌得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上课很凶,另一方面是这门学科对于他们来说相对较难。
(3)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得学业情绪,有15个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完成学业任务时都有积极的学业情绪,但其中有3个存在负面情绪占总人数的17%,有压力,有痛苦。在做题背单词时出现痛苦的感受,在考试的时候出现紧张的情绪。
二、在客观因素方面
(1)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家长关注学生学业并作出一定要求的占样本总数的67%,原因是希望孩子可以有一个好的成绩。有12人。剩下有6人家长不关注孩子,没有过学习上的辅导的这些家长原因没有时间,另外一个是不会辅导。
(2)在父母对学生评价方面,有14个家长大多数时间是在鼓励学生学习,占到总人数的78%,剩下的四个学生家长大多数时间为批评。当问学生喜欢哪种方式时,17个学生都选择鼓励的方式。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更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鼓励给了他们勇气。只有一名学生认为两种都喜欢。这个学生想问题很全面。
(3)在学校教育环境方面,学生对于本班级的学习气氛都可以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评价。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班级学习环境中上等。同时,学生也反映了班级学习气氛不好的情况,有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不听老师的指挥的现象存在。
方法及策略:
根据以上的调研,我们发现影响学业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针对访谈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几种策略以帮助学生强化积极情绪,提升学业水平。
一、学校教育层面
(1)加强教师教学情感。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喜欢一门学科除了本身学科有魅力之外,还有喜欢老师的因素,有的老师课堂上风趣幽默,教态亲和,那么学生则爱上这门课。反之,则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还有的学生认为学科较难,学习起来吃力,长此以往,也不会喜欢。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我们首先应从教师层面着手,在培养教师方面,注重教师的师德师行培养,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2)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其次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只有教师在课前有充足的准备,课上将所有知识娴熟的教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掌握,学会。这样学起来才不会吃力,尽量做到当堂讲课,当堂清。如果学生学会了,他才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会有自信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最后,根据访谈内容分析发现,举止优雅,穿着得体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要注重仪容仪表仪表,并做到美观大方。
(3)关注学生学业情绪。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较难的知识时,会出现痛苦的感受,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及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从而降低学生因不会做题,困惑而产生的不良学业情绪。用这双“慧眼”看到学生心中存在的困惑。
二、家庭层面
(1)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那句顺其自然,实际上是在努力以后而得到的一句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作为家长,我们不可以“放任自流”。孩子是一个存在于环境中的个体,儿童得到成长不仅仅只受遗传的影响,还会有后天的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越是关注孩子成绩并对孩子有较高要求的家庭,孩子在成绩方面以及其他行为表现要好于其他同学。所以,要对孩子基于期盼,要积极的鼓励他们,偶尔也可以为他们提出一些积极可行的建议,引导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做孩子身边的“小太阳”。所谓“太阳”则是源源不断向外发出光和热的发光体。那么家长就要做这样的人,尤其是小孩子,6到10岁是孩子性格培养塑造的关键时期。孩子很看重家长对他们的评价,心理学中“贴标签”的心理暗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所以,作为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此为戒,不可轻易地对孩子作出评定,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要多给孩子贴一些积极的标签,多鼓励,多给孩子正能量。
(3)做学校教师的“合伙人”。学生的成长环境中,除了在家的表现,还有在校的表现。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和在校老师保持良好的联系,沟通。现在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电话微信都可以与老师是及时的联系。但是秉承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友好相处的原则。使学生无论在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