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
潍坊中地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01041
土地资源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资源,是国家、城市等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存在利用不合理、浪费等现象,使得现有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用地的需求,因此,土地问题成为国家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土地资源管理与综合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用地需求,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避免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因此,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综合规划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土地这一重要资源来作为基础支撑。但同时,这些行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使得人口、经济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土地管理部门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在提高土地合理利用率上下功夫。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一些对城市污染严重的工厂逐渐转移至农村,这就使得可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部分农村地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这一问题,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将使我国经济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获得有效支撑[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追求更快的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使得土地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同时,一些参与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一些土地资源的规划存在一定滞后性,并没有运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长远可持续发展。
当前,一些地区在土地资源管理上并没有采取集中式管理或者分配式管理的方式,常常出现各种类型用地混合在一起的现象。这就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不仅提高了管理成本,而且影响了城市日后的发展。例如,城中村的存在是每个大中型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虽说一些地区的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取得的前提是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给环境污染治理埋下了隐患[2]。
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用地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同时,土地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协调,容易出现“撞车”的情况,多个部门都想开发利用某一块土地,各执己见。在土地合理规划的过程中,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广,但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关于协调处理的方案并不完善,导致土地规划矛盾时有发生。
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与农田、水利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中,也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好不同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土地资源是国家资源,其管理与规划工作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的,相关部门在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时,不仅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与其他的资源规划工作相适应。但是,当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着土地资源规划与其他资源规划脱节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3]。
首先,要提高土地管理者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具有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增加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作为技术骨干,基层的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提升土地管理水平,保证我国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其次,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土地资源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这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制定长远目标和规划有利于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使用,同时能提升土地开发与利用水平。
首先,要整体规划土地资源,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建立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知道土地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白自身的责任担当,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监督力度。在进行土地资源供给时,要严格集中管理土地资源,地方政府发挥好带头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4]。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地方缺少对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管理的意识,更有甚者不注重生态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要更加注重上述两方面问题。对于农田土地资源,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使农田用地和其他资源达到和谐共处,进一步保证土地的合理使用。对城市用地,要有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规划,使城市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发展目标。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与其他资源的规划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中,要积极推广集约化管理理念,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土地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5]。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普遍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紧缺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