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信用消费的特性研究
——基于江苏K 高校的分析

2020-11-25 22:53马蕊蕊孙会娟
市场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贷信用消费

马蕊蕊,孙会娟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概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总量不可计数,传统的引擎搜索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大数据是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并在短时间内运用计算机算法将个性化信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来,为用户快速、精确地提供数据资源的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论,可见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

二、大数据带来的个人信用体系发展

对于个人而言,提到金钱往来,离不开的话题就是这个人是否有信用。诚然,诚信是立国之本,是商业第一信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征信体系,而大数据技术正是征信体系走向成熟的支持动力。基于大数据建立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目前和未来大数据在金融领域最广泛的应用。当前,芝麻信用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征信机构,通过大数据提取海量信息,整合信息来源,最终形成由个人情况、支付历史、网购偏好、家庭背景、人脉信息以及黑名单组成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使用绝不会止步于此。未来,大数据还将促进传统银行以行内交易记录为依据的信用评估体系和当前互联网数字信用评估体系的融合。大数据具有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可以对个人进行全面、科学、精确的信用评估并出具具有时效性的个人信用报告。大数据带来的数据透明化决定了信用将在未来社会的金融市场充当重要角色,信用报告将伴随人的一生。一旦信用记录出现任何问题,都将成为人这一生无法抹灭的“污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旦自己的档案上出现了这样的“污点”,那么未来消费交通、求职升学、买房购车等等事宜都将出现诸多麻烦。

三、大学生在校消费调查设计及基本情况

为如实准确反映大学生消费情况,选取江苏省K 高校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累计发出2507份问卷,反馈问卷2507份,有效问卷2507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经济来源、消费能力、理财能力和信贷产品使用情况等。调查样本年级比例控制较为合理,大体均衡。调查问卷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信贷产品使用情况。使用过信贷产品的调查对象高达七成,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同一个信贷产品——蚂蚁花呗,由此可见,单一互联网信贷平台“蚂蚁花呗”已经成为引领大学生信用消费的主推力量。

四、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大学生消费特性分析

(一)理性消费与冲动消费情绪并存

调查显示,77.74%的大学生收入全部依赖父母,18.11%的大学生除父母经济支持之外自己额外兼职补贴消费需要。总计95.85% 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持。66.17%的大学生消费在800 到1600 之间,71.41%的大学生收入在1000 到1600 之间,大学生月收入基本与月支出持平,没有明显的入不敷出情况。同时,尽管大学生可控的资金总数不多,但76.43%的大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理财意识,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做到谨慎消费、理性消费。

大学生处于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跳跃发展阶段,是一个具有自由支配经济能力但是自己却没有收入能力的矛盾体。信贷产品给予大学生更高的支配经济能力。64.93%的大学生认为使用花呗等信贷产品会增加自己的购物欲望,会在信贷产品的保障下出现冲动消费的现象。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大多不甚满意,消费满意程度均分仅为3.63分(满分5分),普遍认为自己不够理性。

(二)大学生具备强大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月收入普遍在1000~1800 元范围内,51.3%认为足以满足生活需要,但仍有26.34%的大学生认为生活费水平不能满足当前生活需求。也就是说,每五名大学生中,就有一个大学生每月需要通过信贷才能满足生活需求,这表明大学生使用信贷产品已经是较为普遍的行为。大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学习技能,因而学习、使用簇新事物的能力比社会成人与孩童都高,相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并使用网络信用消费更为容易。信用消费的广泛应用始于2015年,而在2019年,信用消费在大学生眼中已司空见惯。在2507份调查问卷中,有28.36%的同学在生活费不足时愿意选择使用信贷工具,14.71%的同学愿意使用分期付款支付方式。采用信用消费方式消费的大学生比例高达43.08%,近半数大学生会采用信用消费方式解决日常问题,68.57%的大学生使用过花呗等信用消费产品。这表明大学生普遍接受了网络信用消费这一新事物,同时使用网络信用消费的频率也非常高。

(三)大学生消费结构多元化

消费结构方面,一日三餐占比93.86%,网购占比58%紧追其后,然后是占比28%的逛街购物,占比24.09%的考试竞赛费用,约会恋爱、兴趣爱好、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比都不足10%。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物质消费方面不再是单一的温饱消费,而是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化、时尚化,追求新鲜感,消费质量要求也从吃饱穿暖上升至吃好穿美。同时,作为未来国之栋梁,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参与各种考试竞赛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投资趋势愈加凸显。

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用消费风险影响

(一)信贷产品多样,有遭到滥用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消费竞争升级,以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不断渗透信贷消费业务,从2014年2月上线的京东白条伊始,蚂蚁花呗、腾讯微粒贷、百度“有钱花”等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花样百出,纷沓而来。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且信贷产品既能满足大学生的品质需求,又能减免大学生滥用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的愧疚感,这使得大学生群体很容易接受信贷产品。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多样性又给了大学生多种选择,同时,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赞助,扫码送礼物等推广形式屡见不鲜。营销团队总是出现在校园环境中,大学生身处校园,难以避开信贷产品的使用。

信贷产品根据大数据建立个人信用评测与数据评价体系,开通限制宽松,开通方式简便。网络信贷产品只需身份认证、开通授信就可使用,流程简单,操作便利。其次,大学生群体相对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对个性、潮流的追求欲更加强烈,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于自己当下阶段的经济能力,通过使用信贷产品可以补齐收支不平衡的缺口,信贷产品的便利性可以为大学生活提供很大帮助。但多数大学生体现的冲动消费行为导致收支不平的缺口过大,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来填补漏洞,很容易出现难以还款的尴尬局面甚至落入骗局陷阱。2016年12月,“借贷宝裸条10G”事件引得网上一片哗然。2019年3月9日,郑州21岁大学生郑某豪赌60万惨败跳楼自杀的消息也令人瞠目结舌。

(二)大学生信息泄露风险较大

目前,各种信贷产品的开通程序虽然简单,但仍然需要填写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同时,信贷产品平台也会收集整合用户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一旦信贷产品平台用户信息被盗取或因内部员工谋取私利转卖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甚至篡改,可能发生盗刷等安全风险,这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潜伏祸患。2016年8月,徐玉玉因信息泄露走入骗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18年9月,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18届长沙高考考生信息大规模泄露,全市沦陷信息泄露骗局。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容小觑,大学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识不强,对信息泄露的风险意识淡薄,极易上当受骗。大学生心理素质薄弱,抗击打能力差,受骗后一旦无法冷静、理智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存在漏洞

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针对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发展相对较慢,尚未健全,网络信贷产品仍存在不少问题,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坑害大学生的行为屡禁不止。调查研究显示:41.12%的大学生仅知道还款时间,对自己使用的信贷平台非常了解的仅占13.6%。这表明一旦大学生误用不良信贷平台,他们自身根本不知道也不关注危害及后果。大学生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极少经历骗局,对网络的信任度比社会群体高,同时,具备成年人的各项权益,满足使用信贷工具的条件。因此,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信贷平台良莠不齐,大学生极易误用不良平台。

六、应对大学生信用消费风险对策建议

(一)构建高等院校大学生信用体系

讲文明、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信用数据越来越清晰透明、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大学生却普遍淡化信用意识,随意使用信用抵押,滥用信用资本进行消费。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将诚信原则渗透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背景下,记录大学生图书馆图书归还情况、上课出勤情况、挂科情况、宿舍违规电器使用情况、考试诚信情况和违纪情况量化后计入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同时,基于大学生已经具备理财意识,高校应推广基础金融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通过开办基金证券等校本课程、创办财经知识竞赛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辨别意识。贴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生活实际,构建高等院校大学生信用体系,营造一个抱诚守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信用、提升守信意识,才能避免将来大学生滥用信用消费,出现违约记录。

(二)构建信贷平台风险防控体系

信贷平台应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后台防火墙程序建设,避免用户信息丢失,保障用户隐私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导致信息泄露。在企业内部,首先要提高内部员工职业道德,订立保密制度,签署保密协议,严禁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同时,引用云计算模式,构建复杂密码,把控管理人员权限,抵御内部威胁。还要健全保障机制,及时切断泄露渠道,缩小影响,对隐私被泄露的用户依法提供补偿,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处理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上,携程在乌云泄露平台曝光93位用户信息泄露漏洞后及时致歉并补偿的行为可以称作模范标准。

(三)构建社会通用征信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比较落后,银行信用体系与“芝麻信用”等以互联网数据信息为支撑的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通用征信体系,这代表着无论在线上或线下,信贷平台对信用消费使用者的信息了解都是不全面的,极易导致消费者无力还款现象的发生。

通过大数据帮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收集大量信用消费信息、综合传统银行信用消费和信贷平台消费数据,并通过专门的软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划分信用评级进行分类,形成一个社会通用征信体系,将全社会信用消费风险降到最低。并针对大学生群体设定特殊信用消费规章制度,限制大学生的信贷使用情况在其经济能力可控范围内,保证大学生的还款能力,让大学生无忧使用信用消费。

猜你喜欢
信贷信用消费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中国,快步进入信用社会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