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元 沈春梅 朱凌云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最新最权威内容,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以“三全协同育人”为价值导向,紧紧围绕和聚焦思政课程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等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这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指明了方向。思修课是新时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课程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力图守正创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方位、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重视道德修养、投身道德实践、提升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教学团队努力贴近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生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实施、课程考核的改革探索,努力以“问题链”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课课程结构一般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线教学三大板块构成,教学内容优化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体现“创新性”,即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因此,为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实际效果,结合实际情况,以思修课教学实践为例,力图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线教学三方面廓清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
1.改进教学教案。一是运用活页教案,规范、优化教案编写设计。二是钻研教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教案。三是加工教材,补充教材内容。设计课堂自主学习方案,确保学习过程规范、有序、有效。四是组织引导,依据教案的设计编排,优化“导”与“学”环节和过程,寓教于乐。
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新时代,如何优化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思考实践?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该如何完成教案、大纲中既定的教学任务、如何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呢?这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实践经验表明,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必然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则教师需要集中时间、精力专注于传递思政课的核心知识,讲清思政课的框架和重难点,将一些不适合课堂讲解的内容通过布置作业或交流讨论任务留给学生课下自学。从而提升学生在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上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明晰目标,情境导入。明确思政课教学目标,强调学习重点、难点和方法。二是突出重难点学习。教师指明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元化学习形式,掌握重难点学习内容。三是讲授重难点知识。通过内容讲授、课堂互动、讨论、提问、思考等环节,讲授重难点知识、易错易混点问题,讲授思路、策略、方法、规律,从“价值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意志、践行”方面予以提升,凝练个性教学特色。四是强化练习。综合运用对分易等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思政课课堂知识点强化练习,巩固深化知识点,课堂练习中注重问题引导、加强师生互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感悟。五是健全优化“评价”环节。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方式,有效检验学生对思政课程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及时矫正错误、吸取教训、总结评价经验和课堂教学规律,强化学习效果。六是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析、反思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惑、难点,分析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并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和综合能力。
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涉及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不同层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仰与践行。如何结合江苏海洋大学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和丰富深化思政课互动教学活动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从“内容”与“方法”切入,以“问题链”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思政课互动教学活动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1.“问题式”教案设计。一是进行“议题”设计。“议题”内容设计要紧扣当次课堂讲授的重难点,题目具有启发性,能够增强学生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提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议题”数量和难度要适宜。增强“议题”互动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三是时间掌控。时间大约控制在25分钟以内,形成富有成效的讨论。四是“议题”内容设计要注重阶段性,以便于形成“问题链”和“问题域”,以利于思维发散和延展。
2.教学活动的组织编排。一是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根据班级人数多少,将学生人员分成小组,先进行组内准备学习工作,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本课堂讨论的基本概念、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针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合作互助,多途径寻找资料,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价值共识,对重难点问题、无法达成统一共识的问题,做好记录工作。二是小组展示交流。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用板演或口述的形式对所学知识及达成的统一性观点进行展示交流。
3.教学活动的干预引导。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对交流“议题”进行把控,引导学生就研讨内容、课程重难点进行讨论。通过课堂展示交流各组的学习情况、习得,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其自觉归纳、总结、升华,将其理论化、成果化。
4.教学活动的绩效评估。盘点收获,对学生是否测评达标进行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估,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和标准,让教师和学生都在检测中对标查找不足和问题。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查找问题、反思不足,总结方法,在反思中成长。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目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增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由于实践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足,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二是健全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目前,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不科学,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目前,亟待建立健全规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准则。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关键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和议题要着重强化考核评价,构建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中国大学MOOC资源、超星学习平台等为依托,以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课程为载体,依据教学大纲,以“内容”与“方法”为切入点,合理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实施在线教学。
一是做好在线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根据统一安排,提前准备线上教学工作。根据操作熟练程度,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包括QQ、微信、课程在线平台、对分易移动教学平台等。积极组织学生进入在线教学平台。建立师生互动群,为保障学生信息安全,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实名入群。二是通过微信群、QQ群、对分易等教学平台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集中线上教学,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还要考虑网络技术支持。三是在线教学过程管控。线上教学,除了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管控也非常重要。教学管控主要包括在线考勤、QQ语音分屏直播、在线辅导答疑讨论、在线练习和在线作业等。在线考勤以对分易移动教学平台进行考勤。考虑网络拥堵问题,考勤设置时限,特殊情况可进行补签。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置讨论议题,在线辅导答疑讨论,有针对性的主导议题讨论。在线练习之目的,不仅为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更是考核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的实效性。因此,在设置练习题时更应注重过程化,亦即教学视频中反映的观点、事件,教学中提到的人物、事件、地点等,以达到科学量化考核和过程化管理之实效。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布置作业,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一是强化学生课后思考。及时布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督促学生查漏补缺,同时分享转载学习资源和前沿知识信息至微信群、QQ群。二是动态调整教学预案。依据教学反馈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制定设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教学预案。在适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权的同时,也要强化线上教学动态管理,科学量化考核结果。同时,为后期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调衔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