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普玲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不断在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已成为学校以及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因而,当今社会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开发学生大脑,开拓学生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体验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大脑的开发,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良好的动手意识与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各种品行和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它不但是一项具有高创造性的活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是需要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美术思想,因而,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动手绘画和手工操作,更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实践,因而美术课程是不可替代的。在美术学习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是可以有效开拓学生发现身边事物的能力,对身边的美进行感知,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生活的感受力,促使学生积极的去创造美好事物。
(一)通过提升小学生对美术的了解,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小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们是初始接触美术,对于其中涵盖的意义以及美术最原始的内涵并不能充分的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常常会将绘画类比于美术。因而,在进行美术学习时,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对绘画的基本技巧进行了初步掌握。再则,由于学校以及教师不能对美术教育进行有效的关注,认为小学美术教学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完全没有必要深入拓展学习,由此影响小学生从小不能树立正确的美学思想。基于此现状,要想促进美术教学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学校以及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跟上社会发展潮流,正确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由此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时的动手能力。
(二)通过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实践 美术教学旨在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美术教师都应想尽各种办法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美术教学实践中,例如,美术鉴赏、传统的剪纸、制作手工艺品等等,使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并付诸实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下意识的抓住学生关注的重点,结合课堂知识,把握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例如,使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穿插着播放教学视频和案例图片,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更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的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掌握美术学习技巧,如此,学生在实践中不会毫无头绪,无法下手,由此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通过合理的学习评价,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信心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是对学生的作业做出优中差的简单评价,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简单的评判,然而,学习成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综合学习成果,也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唯一指标。偏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有可能会对学生的自信、自尊造成伤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评价,通过合理的学习评价,增加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自信心。例如,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自己对自己或者相互之间对作品进行讨论、评价,随后老师做出总结。当然,教师在做评价总结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学生的成果做出优中差评价,更是要全面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缺点,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中能够更进一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跟随现代化社会潮流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